kou 发表于 2007-4-11 21:57:44

求助,球菌(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

选用斜面、酚红培养基。球菌的生长不明显。经常带入下一级种子罐。请问有没有快速检测的方法?或者对球菌反应敏感的培养基?谢谢

008chf 发表于 2007-4-11 22:32:48

我们在生产中也遇到了这个问题,目前,生产上采用的斜面培养基对某些杂菌并不敏感,生长非常慢(我见过最长需要80多小时),或不适合生长,比如四叠、八叠球菌,链杆和球菌。也寻求过适合球菌的培养基
对于球菌,一般的最适温度在30度左右,pH在5.0-7.0,另外它在灭菌时不耐热,所以一般染球菌不外乎,种子带入、罐体阀门泄露、过滤器失效,补料带入。
所以说,你所说的带入下一级种子罐,我觉得应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处理
1加强小罐接种的操作(人员手、摇瓶、环境的灭菌,接种的配合),环境(减少空气流动)
2对种子罐加强无菌管理,种子罐的检修(空气过滤器定期消,罐要严格执行检修)
3斜面取样时多取一点,肉汤多接一点
4若你长期染某一种菌,需要根据这种菌进行无菌培养基的调整,主要是pH和培养温度

意兴盎然 发表于 2007-4-13 09:36:00

我们也碰到染球菌和短杆菌之类的不耐高温菌的情况,差不多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接连出现染同一种的现象,发生的时间都差不多是大罐发酵前中期。检查罐体都没有什么问题,空气过滤器是一旦发现染就消,还是想请教一下:如何在发生染菌之前就消,从而避免造成损失?另外我们定期检查的空气系统无菌的培养基几乎每次检测都是无菌,有没有其他更有效的无菌检测手段?

008chf 发表于 2007-4-13 10:06:23

无菌问题实际上是多是管理问题
包括设备的采购
管道设备的安装合理与否
人员的操作水平和素质
设备的检修维护
考核制度合理与否,是否正确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一些细节性的小问题会造成大的染菌事故
我们查出的染菌原因,到最后一分析大家都明白,可当时就是没注意到.
出现染菌一定要一查到底,不能无菌过了一段时间好了没问题了,就不再查了,那下次你还会染同样的菌.如果你能查清楚了,针对这些情况开展工作,无菌就有保证了.

jtw2000 发表于 2007-7-21 11:22:55

引用第2楼李小毛于2007-04-13 09:36发表的“”:

“我们也碰到染球菌和短杆菌之类的不耐高温菌的情况,”
2楼说短杆也不耐高温,有依据吗?

意兴盎然 发表于 2007-7-25 21:19:10

具体情况是:碰到的短杆菌是相对我们生产用菌来说的,而且通过我们染菌后留样检测获知所染的短杆菌是不结芽孢的。平常我们实消所留的无菌样没有短杆菌的,一般就认为实消有效,那么它们是不耐高温的。

李晶 发表于 2013-9-25 19:29:18

老问题,还是有意义的。一旦发现菌种带菌,问题会升级,整个种子组会按照规定进行一项一项的排除。最关键的就是人员操作,与这批种子相关的种子都会被隔离开,长久去分析哪步出现了问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求助,球菌(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