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人社区,发酵技术论坛,发酵产品,发酵工艺,发酵服务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262|回复: 47

【转载】【热点】医改不应陷入“模式论”

[复制链接]

6560

主题

934

回帖

1万

积分

★★★★

积分
15629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06-9-23 09: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医改是目前关注的热点,请大家多多关注!
医改不应陷入“模式论”

近日,在上海举行的公立医院价值取向与发展走向论坛上,传出国务院成立11部委组建医改协调小组,医改新方案青睐“英国模式”,2010年实现全国医保等消息,仿佛给了医改一剂强心针。

  关于“英国模式”,存在很多争论,大概的意思是,英国实行全民医保,医院基本上都由政府举办,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社区卫生中心保小病和预防等,但存在效率低下,政府财政压力大的问题。

  不难猜想,如果采取“英国模式”,在中国将遭遇很大的困难,比如,英国只有6000万的人口,而中国有13亿。英国财政收入今年1月份达到540亿英镑,相当于8100亿元人民币,而中国一年财政收入在3万亿元。

  另据卫生部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患病群众48.9%应就诊而未就诊,29.6%应住院而未住院。

  这也意味着,一旦实行“英国模式”,这部分医疗需求将会释放,在英国出现的“看牙医都得排队预约”的情况,在中国只会更严重。

  在医疗体制模式中,美、英、德、加拿大、瑞典、印度、新加坡、中国香港特区模式等,都有人说过要学习。学习当然不是坏事,但拿“模式”论去套,似乎太过刻板,陷入“模式”论之争更是耗费时间。

  在近期从发改委和卫生部透露出来的信息之中,远有比“模式”论更吸引人的,不是对前景模式的期盼,而是在剖析现有问题基础上提出来的解决方案,其中尤以“一二三四五”策略中的四项实施策略更为实在和迫切。

  这四项实施策略分别是:第一,加快卫生基本法的立法工作,明确卫生发展的目标、公民的健康权利以及各级政府对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的责任;第二,保障卫生投入,确定政府法定的卫生投入水平、完善问责机制;第三,完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机制,保证公立机构的公益性,保证微观机构的行为与卫生发展总体目标一致;第四,卫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统一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保证卫生发展与改革总体目标的实现。

  如果这四项实施策略能落实到位,以往医改中政府财政投入不足、方向不明、资金使用效率低、医院趋利化严重、卫生部门利益阻隔等问题都将得到解决,而这些都是在基于现实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核心问题而提出的解决方案。

  此外,关于全民医保的实施,需要科学严谨的论证,并不是简单的匡算。在全民医保体系之中,又提出了三重医疗保障,即基本医疗保障、社会医疗保障和商业医疗保障。这比“全民医保”中关于“政府全掏”论要更利于推进,更灵活。

  因为过去的经验证明,低水平医保推行难,且容易崩溃。比如新农合推行过程中,普遍存在农民参合积极性不高,“起付线太高,封顶线太低”。在城镇医保推行过程中,由于医保的原则是互救共济,往往年轻人参保积极性不高,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大,普遍低水平的医保也面临很大的挑战。对此,政府对弱势群体要扶助,对其他参保人和参保单位则需要立法强制。(第一财经日报)
你将成为你交往的对象,成功是一种决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60

主题

934

回帖

1万

积分

★★★★

积分
15629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06-10-8 13: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国医疗体制:政府主导 看病免费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建立于1948年,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与完善,已经成为英国福利制度中的一项特色工程。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旨在为英国全体国民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在英国,无论是亿万富翁还是身无分文的流浪者,只要需要医疗支持,都能得到相关服务。在整个国家医疗服务体系中,卫生部是最高决策和管理部门,负责统筹规划英国的整体医疗发展蓝图,负责医疗服务战略制定和管理。

  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由英国各级公立医院、各类诊所、社区医疗中心和养老院等医疗机构组成,构成了英国医疗体系的基本单位,被称为联合体。英国大多数城市和大型市镇都有自己的医院联合体,这些医疗单位能够提供国民日常所需的医疗服务,满足大多数患者的需要。

  有些联合体医院还起到了专科会诊中心的作用,也有一些联合体医院是大学的附属医院,承担医护人员的培训工作。联合体通过健康中心和门诊部提供服务,有时还会到患者家中进行诊疗。这些预约和治疗都是免费的。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覆盖面非常广泛,集医学科研、食品安全、全民医疗保健、儿童保护以及对老年人和残障人群的关怀为一体。支持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资金82%由政府财政拨款,12.2%出自国民保险税,其余部分来自社会及慈善机构的捐款和少量的非免费医疗收入。

  英国实行的是医药分离制,除牙科收取少量治疗费外,国家医疗服务体系下的医院门诊基本上不收费,约85%的处方药免费。儿童、孕妇、1年期的哺乳妇女、60岁以上的老人、低收入者和欠发达农村地区人群一律享受免费医疗。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大致可分三级。

  第一级:基本护理机构。作为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最大组成部分,约占其总预算的75%,是包括医疗保健和社会关怀在内的综合服务机构。一般常见病患者就医必须先到基本护理机构看医生,然后根据病情的需要转到相应的上一级医院治疗。

  第二级:地区医院。地区医院通常就是这个地区的医疗中心,有的是好几家,由同一管理层管理。地区医院接待医治从第一级机构转诊来的患者。

  第三级:教学医院。教学医院以紧急救治和重大疑难病医院为主。一级医疗机构在转诊的时候如果认定病情复杂,可以直接转给三级,而二级医疗机构也可以转诊给三级。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虽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是世界最好的医疗服务体系之一,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转诊看病等待时间长。不少患者为了得到及时治疗只好选择私立医院;非正常开支过高。近年来,向国家医疗服务体系提出各类医疗事故索赔的案件不断增加;医疗改革方向受到质疑。议会2003年通过了颇具争议的“基础医院法案”,把对基础医院的管理监督权下放到各社区代表委员会。基础医院可向私营者融资、保留公积金、出售包括土地在内的财产、投资、借贷以及高薪引进医护人员。人们担心,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制度会因此缩水甚至最终私有化。
来源:新华社
你将成为你交往的对象,成功是一种决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60

主题

934

回帖

1万

积分

★★★★

积分
15629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0 09: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79.7%受访者 对即将出台的医改新方案充满期待

9月17日,医疗体制改革协调小组成立的消息吸引了媒体和舆论的广泛关注,本报最新调查显示——

  58.7%的人认为“政府投入切实用到百姓身上”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能否避免部门利益主导改革,更被视为最大考验

  新医改方案最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政府投入切实用到老百姓身上 58.7%

  保障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 51.8%

  广大农民的医疗卫生保障问题 45.2%

  完善各项保障、保险制度 43.2%

  增加政府投入 39.2%

  提高社区医疗卫生水平 30.6%

  以药养医 17.2%

  发挥中医药作用 12.8%

  随着由国家11个部委联合组成的协调小组的高调成立,涉及千家万户、事关每个人切身利益的医疗体制改革,走到了一个新的关口。

  根据媒体报道,新的医改方案将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出台。9月26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某网站联合实施的一项在线调查(3919人参与)显示,79.7%的受访者对即将出台的医改新方案充满期待。他们希望这个方案能够从体制上把当前医疗界的沉疴痼疾一扫而光。

  记者注意到,在9月17日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王东生透露了医疗体制改革协调小组成立的消息之后,立刻吸引了媒体和舆论的广泛关注。一时间,各种消息接踵而至——有的说,协调小组青睐“大病小病都是免费治疗”的英国模式;有的说,“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医疗保障和医疗服务体系分离”的德国模式也在考虑之列;还有的说,新方案将是美国、德国和英国三种模式的混合体。

  其实,普通公众根本搞不清专家们整天挂在嘴边讨论的这些“模式”到底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究竟哪种模式才能最好地解决我国面临的种种问题。不过,在本次调查中,大多数人都明确表示,希望新的医改方案能够真正给普通人带来实惠,让普通人看病便宜一些、容易一些。

  记者发现,每次一谈到医疗体制,几乎每个人的共同心愿就是“快改革吧,改革了就好了”。此外,调查显示,也有一部分人对此态度悲观,19.0%的人表示,“改来改去也没什么作用,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调查中,56.8%的人把“看病贵”视为目前最让他们头疼的问题。一名前不久刚在医院被“扒了层皮”的受访者留言说,他近来总是流鼻涕,还持续低烧。就是为了看这个病,他在一家大医院花了近4000元,上了各种各样的检查也没有查出什么毛病来。“真够黑的!”他骂道。

  显而易见,这些年来医疗费用超常规的快速增长,是最让公众感到切肤之痛的方面,也是不少人对此前20年改革产生否定评价的最重要依据。

  一名受访者在调查的留言中引用了卫生部的数据,以此来表明他的观点并非人云亦云,也不是发泄情绪:我国城乡居民应就诊而未就诊的比例由1993年的36.4%上升到48.9%;患者应住院而没有住院的比例高达29.6%;在住院患者中,主动提出提前出院的比例为43.3%,这其中六成以上是因为支付不起相关费用。“这还不包括农村的情况。你说,现在的医疗体制不改行吗?”

  医生也在叫屈。“不开大处方,院长、主任挤兑你,嫌你完不成任务;不给病人上检查,万一出了什么问题,患者肯定要把你告上法庭,让你‘吃不了兜着走’。我们当然知道,各种检查、大处方都是要掏钱的,费用高了,病人肯定不乐意,肯定要骂医生。”一名医生向记者诉苦,“可我们也是没办法啊,并不是所有的医生都是黑了心的。”

  事实上,作为体制的末端,医患关系很难出现在医改的大方案中,此前关于医疗改革的讨论也很少提及类似的“软”话题。可是,除了看病贵之外,最让公众不满的就有医患关系紧张(12.1%)和药品质量问题(5.3%)。在调查中,不管是医务人员还是普通患者,大家都对当前的就医环境都表示了不满。有医生甚至说:“以目前的医疗制度、医疗环境,恐怕连白求恩都要逃回加拿大去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不少人的期望中,医生和病人应该是“战友关系”,大家需要共同面对的敌人是疾病。“医患关系是紧张还是和谐,不是单纯靠医生,也不是单纯靠患者就能决定的。很多大的政策影响着医患的走向,因此我们才寄希望于新医改。”有人这样分析。

  在谈到“新的医改方案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时,58.7%的人认为“如何把政府投入切实用到老百姓身上”才是最关键的。因为就在两周前,卫生部前副部长殷大奎引用中科院一份调查报告的数字称,在中国政府投入的医疗费用中,80%是为850万以党政干部为主的群体服务的。他还透露,全国党政部门有200万名各级干部长期请病假,其中有40万名干部长期占据干部病房、干部招待所、度假村等,一年开支数百亿元。

  事实上,公众对特权的存在早有种种猜想,但这样的数据仍然令人印象深刻。在公平性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的时候,人们也不能宽容医疗领域的种种“占有”和“掠夺”。

  还有51.8%的人希望公立医疗机构能够“归位”,保持其公益性,从而为缓解看病贵提供通道。有关专家也表示,公立医院的改革确实应该是下一轮改革的重要内容,也直接影响到新医改的效果。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医院仍然是“非营利机构”的公立医院,但是,在政府投入不足和缺乏有力监管的情况下,其营利的冲动并不亚于那些民营医院,实际营利能力更让民营医院望尘莫及。国家发改委官员曾公开表示,药品利润的大头被“非营利”医院拿去了。这也被很多人看作是“看病贵”问题的最直接的原因。

  另外,45.2%的受访者建议,在新医改方案中,也应该充分考虑到农民群体的卫生保障问题,并给于足够的制度安排。国家正在推行新农村合作医疗,而且取得了不少成绩,也受到了农民的欢迎。不过,很多受访者愿意看到政府的更多努力。“缩短城乡差别是一个趋势。既然是新方案,应该有这样的眼光和魄力顺应这个趋势,而不应该继续采取歧视政策。”

  有鉴于此前的教训,在本次调查中,人们对新的医改方案也表示了某些担心。其中,47.7%的人担心“执行不力,再好的制度都走样了”,44.9%的人担心政府部门之间的利益争夺会使新方案成为权衡和妥协的结果,而不是公众利益的最大化满足。这种担心并非杞人忧天——医改涉及政府11个有关部门,各自都有各自的立场、角度,如何平衡和协调实在不是个轻松的事。在一些媒体报道中,甚至已经出现诸如“三部之争”的内容。一位熟谙“官场规则”的人士则表示:“能否避免部门利益主导这场改革,将是我们所要面对的第一个重要考验。”
(中国青年报)
你将成为你交往的对象,成功是一种决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60

主题

934

回帖

1万

积分

★★★★

积分
15629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1 10: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展改革委:医改研究工作正积极开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在其网站上开辟“我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言献策”专栏,面向全社会征求医改意见和建议。

  “国务院有关部门正积极开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研究工作。”发展改革委在建言献策专栏开栏的话中透露。

  发展改革委解释说,此举是为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高度关注人民健康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认真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任务要求。这项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需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真知灼见。

  一位署名“詹领”的网民留言建议,实行国有医院收支两条线管理,降低医药费用。他说,我是一个高年资的临床医生,改革开放后医药费连年上升,主要原因是医疗机构以创收和经济效益为导向运转。只要参照行政单位收支两条线管理,应该既能保证医疗技术人员应有的劳动报酬,又能有效保障全国人民的需求。

  发展改革委表示,真诚欢迎社会各界提出意见、建议。所提意见、建议应针对医药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卫生投入机制、医疗保障体制、医药监管等方面的问题,切实可行,言简意赅。发展改革委将对这些意见、建议及时汇总整理,供有关部门在研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参考。

  “我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言献策”活动开展到今年12月30日。发展改革委网址是www.ndrc.gov.cn。
你将成为你交往的对象,成功是一种决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60

主题

934

回帖

1万

积分

★★★★

积分
15629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3 00: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医改不存在模式之争 医改方案尚处调研阶段

卫生部强调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绝不能简单照搬他国模式

  卫生部10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表示,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探索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医疗卫生体制,绝不可能简单照搬其他国家的模式,中国医改不存在“模式之争”。

  医改方案尚处调研阶段

  9月19日,国家发改委官员在北京科技周论坛上透露,卫生、发展改革、财政、劳动保障等11个国家部委,目前已就中国医改最终方向成立了高层级的医疗体制改革协调小组。新一轮医改方案会以哪个国家已有的医疗服务模式为参考原型呢?这一问题随即成为多家媒体跟踪报道的关注焦点。

  针对媒体报道,毛群安昨日明确指出,模式之争本来就是一个不存在的问题,许多卫生领域的专家对国际上有影响的、有一定实际成效的卫生管理体制、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等都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但只是学习借鉴,不等于简单照搬。

  毛群安同时表示,不久前由国务院决定成立的、由十多个部委组成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工作小组,正在对医疗卫生领域一些重大问题组织深入调研,下一步改革的方案将在调研基础上拟定。

  毛群安说,卫生部是协调小组的成员之一,作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卫生部承担着比其他部门更重的任务。卫生部将积极参与协调小组的工作,“把我们这么多年来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所掌握的基本情况、我们的想法和基本见解贡献出来,供协调小组参考。”

  外资办医院要有计划性

  公立医院改革在中国新一轮医改进程中也颇受关注。昨天,针对江苏等地出台政策鼓励外资进入公立医院改造进程的做法,毛群安表示,如果地方政府通过引进外资办医院,满足了老百姓对高端医疗服务的需要,这是好事。

  但毛群安同时指出,目前国家力促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保障普通人群的基本医疗需求;同时,政府也要兼顾向高收入人群提供特需的医疗卫生服务。“这些服务分别通过什么方式提供,(地方政府)应该有一个计划,而不能为了减轻财政负担,把一些公立医院转制或让外资收购、合资兴办。”

  “医改应先解决医生收入问题”

  自9月底国家发改委在官方网站开辟专栏,向社会各界征集对医疗体制改革意见之后,截至10日晚,已有来自各行各业的80多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中多数意见认为,中国的医改新方案应该让全体老百姓受益。为此,政府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各级医院的建设,医务人员的配备和支出,以及百姓重病治疗的支出。

  观点1 医改不能差别对待

  “医改应定位于全民医疗保障———惠民,以体现人民当家作主,不能再搞差别。”网民张传科在建议中提出,新的医疗体制应用最少的财政投入,产出最大的医疗效益和社会效益。

  张传科认为,我国的全民医保应是全民受益医保,而不是全民免费医保,应该由国家财政负担一部分,公民个人负担一部分,单位负担一部分,医疗保险负担一部分,商业保险负担一部分。

  具体而言,小病、门诊疾病以国家财政和个人负担为主,并可考虑个人医保账户和农村合作医疗的资金参与;大病、住院病种以国家财政和医疗保险为主,个人负担一部分;基本实行现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办法,国家财政主要考虑农民问题。

  观点2 公立医院不应趋利

  “看病免费和提高医师质量才是最理想的医疗改革。”曾在多级医院工作,目前在北大就读博士后的徐顺霖认为,医改措施应当针对医院的趋利行为,同时加强医生护士的社会地位和收入,应该实行药费和仪器检查费用全由国家收取,医生工资政府发。

  有着多年从医经验的詹领在建议中表示,改革开放后医药费用连年上升,主要原因应该是医疗机构以创收和经济效益为导向运转,必定会产生医药的高收费。“当医疗行为成为创收手段,医疗服务成为高消费时,也就成为全国人民不能承受之痛。”詹领认为,只要参照行政单位收支两条线管理,应该既能保证医疗技术人员应有的劳动报酬,又能有效保障全国人民的需求。因此,他建议医改应首先扭转医疗机构以创收为导向的运转行为。

  观点3 医改先改工资制度

  一位名为丁建章的基层医生在建议中呼吁,医改先改工资制度,医务人员的工资90%是靠医院自己创收,医生要养家糊口,要赡养老人照顾孩子,因此医生的工资标准应该比照公务员。这样才能解决回扣和药价虚高的问题。

  曾在基层医院当过副院长的李其英在建议中提出,政府应该按照床位数增加对医院的投入;严格新药审批手续,实行同种药品限价制和审批人员责任制,审计部门应该加强对新药审批人员的审计;明确医院的性质,实行福利制(全民)和盈利制(私有)两种制度,其中福利制医院收入全部或部分上缴国家。

  观点4 福彩可为医改服务

  网民魏亮在建议中指出,中国福利彩票今年销量已达233.67亿元,为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公益事业筹集福彩公益金81.78亿元。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目。民政部可以从每年的福彩公益金中拿出两成左右为国民基础医疗服务,这样每年大约就有24亿-32亿元的医疗服务资金,这也可以缓解国家财政压力。这部分资金还可以在全国建立社区医疗服务点,为这些服务点配备最基本的医疗设施,这也符合卫生部提倡的“小病不出社区”的要求。

  观点5 农村恢复赤脚医生

  网民李维英建议,乡村以建立村卫疗站及兼职“赤脚医生”相结合为主,赤脚医生由政府发给补贴,药品全部由卫生部提供,小病、常见病及自然分娩不出村,贫困户、五保户、残疾者免医药费,一般农民免门诊及医疗费,药费给予优惠并在统筹费中以一定比例报销。乡镇中设二级医院,院内设病床,可以进行手术,手术费用除村民统筹费及乡镇居民医保费报销外,国家应设立医疗大病基金会,救助一些特殊病例。城市中建立三级医疗体系,各社区配备服务站,相当于村医疗站,地段医院改为二级医院,相当于乡镇医院,城市中无论正式工、临时工、合同工(包括农民工)必须由用人企业负责投资医疗保险。(记者 郭晓军)

  ■资料 英美德医疗体制

  ●英国英国的医疗服务体系以卫生部为领导,由英国各级公立医院、各类诊所、社区医疗中心和养老院等医疗机构组成,为英国国民提供日常所需的医疗服务。其核心有两点,一是以社区医院为主体的医疗服务体系;二是以公平原则为基础的全民免费医疗。

  ●德国德国的医疗保险范围宽广,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德国的医院大部分为非营利性的,医疗社会保险是德国医疗筹资的主要途径,营利性医院只占医院总数的23%.在医疗服务体制上,德国不实行医疗定点制度,人们可以选择到任何医院、任何药店看病买药。德国严格实行医药分开,避免医生滥用处方权与药商串通牟利;同时门诊和住院严格分开,保证了转诊渠道的畅通,杜绝医院滞留病人获取利益的情况。

  ●美国医院可划分为非赢利性所有制和赢利性所有制医院。非营利性医院多由政府或慈善组织建立,通常由理事会进行经营,他们是医院行政官、医师和社区领导者的代表。理事会和行政官们负责满足社区的地方性需求。非赢利性医院不用缴纳联邦或州政府征收的税,但应为所在社区提供一定量的慈善服务。
(新京报)
你将成为你交往的对象,成功是一种决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76

主题

5878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将我的知识与大家分享

Rank: 8Rank: 8

积分
12363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终身成就奖优秀斑竹奖宣传大使奖

QQ
发表于 2006-10-14 10: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人都要看病,要吃药。医改只要能让穷人好过,那就是改成功了。从最根本上说这可能不会实现,因为目前一个人对于朋友之外的人是没有感情的,但是对于钱是有感情的。
欢迎关注发酵人自己的微信号: comefajiaore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60

主题

934

回帖

1万

积分

★★★★

积分
15629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5 11: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医改方案谁说了算

国家发改委近日在其网站上开辟“我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言献策”专栏,面向全社会征求医改意见和建议。发改委表示,将对这些意见、建议及时汇总整理,供有关部门在研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时作参考。

  此种姿态可以视作相关部门对于殷殷民意良善的回应。事实上,自去年7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报告称“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不成功”起,舆论对于此问题的关注和拷问从未停息,近期更是因为所谓“模式之争”再掀高潮。

  英国模式?德国模式?

  《新京报》报道称,与医疗卫生相关的十几家国家部委,目前已就中国医改最终方向成立了高层级的医疗体制改革协调小组。如无意外,医改大方案今年底或明年初即可出台。目前,医改小组比较青睐政府承担公共卫生及全民基本医疗的“英国模式”。

  《中国经济时报》随后披露,该医改方案并未得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同。他们更倾向于“德国模式”。除此之外,国家发改委也想综合各方意见提出自己的医改方案。

  《21世纪经济报道》援引某医改协调小组成员的话说,正在起草的医改新方案并不等同于“英国模式”,未来改革的方向是,基层的小病治疗由政府免费提供,一般的大病治疗靠社会医疗保障来完成,重大疾病的治疗则求助于商业医疗保险。“打个比方,得了感冒可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费治疗;要做胃病手术就转诊到大医院,费用向社会医疗保险机构报销;得了心脏病或肿瘤等重大疾病就求助于商业医疗保险。”专家分析,新的医改方案实际上是英国的躯体、德国的四肢、美国的脑袋,是三国模式的混合。

  《第一财经日报》援引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的话说,目前尚无详细医改方案出台。毛群安还表示,这次医改方案由发改委牵头,卫生部作为医疗主管部门,会积极配合各个层面的研讨,期待医改方案的成熟,尽快出台。

  部门利益纠缠不清

  《瞭望东方周刊》发表文章称,医疗改革涉及相关的部门有十几个之多。卫生部专家委员会委员孙东东认为,目前医疗体制改革缺乏一个相关各部门都认可的改革方向和目标。各部门出台改革政策互不协调,步调不一,是造成医疗改革滞后的原因之一。

  《信息时报》刊载文章认为,医改涉及到众多部门,现在关键的问题并非部门之间协调得不好,而是部门的职责过于模糊,而模糊的责任,必将导致部门的消极行为,导致部门间的协作不够顺畅,从而导致全局的被动。因此,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应该明确医改的整体思路和改革预期,并在这种宏观思考下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这样,哪个部门懈怠,哪个环节存在问题,必将一目了然。

  《重庆日报》刊载文章认为,群众最关心的是能否看得起病,能否看病不再难。可是我们看到部门之间争议的却不是这个。他们争议的都是和自己部门利益相关的内容。卫生部要通过新的医改方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培养,为医护人员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争取国家免费支持,从而达到本部门利益最大化。财政部关心的是2000亿元投入,能否把它减下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想的是保险机构与医疗机构同时参与到新的医改中来,从中也谋得一些利益。

  《新快报》的文章认为,在公共政策制定上,部门分歧的公开化,是以前鲜见的情形,这意味着我们已告别了那种不需要任何合理性论证,即可得出不需要任何解释的一元价值论年代,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合理博弈结果的必然出现。因为在缺乏正当程序和法律规制下,部门不同意见形成的交涉,往往会成为无原则的讨价还价,甚至主要为力量对比关系所左右。而这种分歧最终造成的结果,非但不是公众所期待的合理医改方案,反倒连各部门都应当遵循的医改最基本的目标本身都会成为交易对象。

  医改应以民生为本

  《中国青年报》某项调查显示,79.7%的受访者对即将出台的医改新方案充满期待。他们希望这个方案能够从体制上把当前医疗界的沉疴痼疾一扫而光。在谈到“新的医改方案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时,58.7%的受访者认为,“如何把政府投入切实用到老百姓身上”才是最关键的。普通公众根本搞不清专家们整天挂在嘴边讨论的这些“模式”到底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究竟哪种模式才能最好地解决我国面临的种种问题。

  《华夏时报》刊载文章指出,虽然即将出台新的医改方案为社会所极大关注,但出台新方案不是医改的最终目的,其终极指向是让公众能够真正享受到医改实惠,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到有尊严的医疗卫生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部门利益的内部协调步伐无论快慢,都不能背离保障公众利益的根本线索,要力戒协调一致的部门利益与公众利益相背。毕竟,部门利益小于公众利益是一个铁的政治与社会法则。每个部门的权力授予归根结底来自大众,服务于公众利益是公权力机构的法定职责。

  《广州日报》某文章认为,或许医改本身并不难,难的是一些“医改人”出于部门、局部利益的“见仁见智”或“合理质疑”。从某种程度上讲,医改新方案的难产,不在于新政本身有多少瑕疵,而在于从何种支点上以何方式去推敲。因此,要使医改新政“顺产”并迅速惠及公众,很有必要对“医改人”进行一定的约束并明确责任,如还是不济,对“医改人”就只有重新洗牌了。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苏振华在人民网上发表文章指出,医改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涉及环节非常多。在供给方面,应该制定清晰的医院准入标准、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同时对公立医院进行产权改制以提升效率,营造一个可充分竞争的医疗供给市场。

  此外,一个更紧迫的问题是,在解决需求的支付能力方面,我国存在大量的绝对贫困人口,即便是相对价廉的医疗服务,他们也很难承受。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建立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将所有人都纳入医保范围。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你将成为你交往的对象,成功是一种决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60

主题

934

回帖

1万

积分

★★★★

积分
15629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6 11: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式医改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近日表示,对于医改,“学习、借鉴别国成功的经验决不可简单照搬,我们的目标是要探索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医疗卫生体制。”让我们一起期待——

  在10月10日卫生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表示,中国医改不会照搬别国的模式,而是要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医疗卫生体制。他还表态说,卫生部正积极参与协调小组的工作,同时,卫生行业与公众一样热切地企盼医改方案的早日出台。

  方案将是“中国的”

  对于各种报道和猜测认为,新的医改方案将可能是“英国模式”、“德国模式”、“美国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体。毛群安否认了这些猜测,指出改革方案的方向是“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医疗卫生体制”。他认为“模式之争本是不存在的问题”,学习、借鉴别国成功的经验决不等于简单照搬,我们的目标是要探索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医疗卫生体制。

  毛群安介绍说,国务院不久前决定成立由十多个部委组成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工作小组。小组成立以后,组织对一些重大问题深入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将要拟定下一步改革的方案。毛群安说,作为协调小组的成员之一和作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承担着比其他部门更重的任务,关注度更大。卫生部将积极参与协调小组的工作,把多年来所掌握的基本情况、想法、思路和建议,提供给协调小组参考。

  鼓励民资外资办医

  近年来,各地一直在探索医疗机构本身的改革。作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改革同样备受关注。最近,江苏等省市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鼓励通过参股、托管等多种模式,把外资引入公立医院。这种做法也引起了各方争论。对此,毛群安明确表态,这种做法方向是没有错的。

  毛群安说,引入社会资金,多渠道办医是卫生部门长期坚持的方向。目前,在医疗市场上,不是能否引入资金的问题,而是对民营、外资医疗机构有一些政策上的障碍。毛群安说,卫生部已经注意到了江苏省出台的《加快发展民办医疗机构的若干意见》中,对民办医院和外资进入医疗机构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这个方向没有错,也是卫生部门一直提倡的。而且,卫生部门鼓励一些地方在引进民间资本、外资的同时,更要着眼于在政策上为这些机构创造公平的市场氛围,让它们能健康和可持续地发展。

  毛群安认为,判断一项改革政策是否正确,应该看政府是否尽到满足百姓医疗服务需求的责任,不能简单从形式上或者量上,判断引入外资多、医院改制多是对还是错。毛群安说,如果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引进外资办医院,满足了部分高收入人群关于高端医疗服务的需要,这是好事,因为公立医院不一定能够满足老百姓的所有需要。但是,政府要求公立医院要切实履行为辖区内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这个责任,限制其过多发展高档病房。如果为了减轻财政负担,把一些公立医院转制或让外资收购、合资兴办,也是不对的。

(来源:医药经济报)
你将成为你交往的对象,成功是一种决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60

主题

934

回帖

1万

积分

★★★★

积分
15629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6 11: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医疗改革新方案讨论越充分效果越好

有两个关于“医改”的消息。一是目前有十多个部门参与的国务院医改部际协调工作小组,正在就医改重大问题组织联合调查,加紧拟订改革方案。二是,国家发改委在网站上开辟“我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言献策”专栏,向全社会征求医改意见和建议。

  正在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着重研究建立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这其中,可望在促进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以及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作出重要部署。这就为正在起草的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确定了一个追求公平的基调。《中国青年报》的调查也显示,79.7%的被调查者对医改新方案充满期待。

  那么,新方案能否满足民众的这种期待?日前,与医疗卫生事业有关联的各部委被动员起来,参与新方案的讨论起草。这将使相关部委从一开始就了解方案的用意,有助于减少未来新方案执行过程中的梗阻。国家发改委更是希望听取民间的意见与建议,从而在新方案中反映民意。这两项措施有可能使医改新方案趋于合理。

  但要保证新方案充分反映民意,体现社会和谐的价值观,似乎还要有一些跟进措施。国家发改委表示,将对社会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建议及时汇总整理,供有关部门在研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参考。这种理念自然很好,但这些意见和建议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被“参考”,人们期待能有程序方面的保证。

十几个部门同时参与新方案的起草,体现了各个部门对医改的重视,也可以收到群策群力的效果,但它们都有自己的立场、看法和利益,平衡和协调这些关系并非易事。调查显示,44.9%的被调查者担心,部门之间的利益争夺会使新方案成为权衡和妥协的结果,而未必能够充分地实现公众利益的最大化。

  这表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的讨论、起草程序还要不断完善。今天,建立什么样的医疗保障制度和医疗服务体系,是公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它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而且是较为长远的利益;它涉及社会的公平问题,涉及财政分配的重新安排问题。对这样的政策问题,确需打通民众及相关利益群体参与决策的制度化渠道。

  另一方面,制定这些涉及多个部门的政策方案时,也有必要防范部门利益主导决策过程。毕竟,参与决策的部门越多,其对民意作出回应的责任约束就越小。为防范部门之间无原则的妥协,建议通过有效形式把部门之间讨论的过程公开化、程序化,接受公众的监督,让每个部门都能对自己的意见向公众承担责任。

  这意味着,要使未来出台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既合乎民意又理性可行,就必须先完善方案的讨论、起草、审议程序,通过公开、透明程序,让社会各个群体、让政府各个部门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让政策讨论在制度化的平台上进行,最终,使这些意见对改革方案的起草者具有约束力。

  故此,能否考虑在征求意见的方式外,加设召开听证会,相关政府部门、公立和民营医疗机构、社会与商业医疗保险机构及普通民众在会上充分表达意见。甚至,这种重要的民生改革方案,也不妨由全国人大介入,在依据听证会的意见修改方案后,再通过正常立法程序,形成完整的医疗改革方案。可以肯定的是,医改新方案讨论越充分,效果必然会越好。

(来源:新京报)
你将成为你交往的对象,成功是一种决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60

主题

934

回帖

1万

积分

★★★★

积分
15629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8 13: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体制改革渐明晰 两种基本医疗覆盖城乡居民



在国庆节后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部新闻部门的人士预计,会有记者问到关于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模式的问题。

  每个月10日是卫生部例行新闻发布会时间。果然,一位记者在会上提到了“模式”问题。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解释后说,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中国模式。

  随着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厘清,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思路变得更加清晰:我国农村普遍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市推广社区卫生服务,这两种方式并举的含义,是对中国老百姓提供基本医疗保障。

  由于拥有13亿人口,且这些人口分别居住在医疗条件目前差异较大的城市和农村,使得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探索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医疗卫生体制,绝不可能简单照搬其他只有几千万人口的欧洲国家或经济发达的美国模式。

  按照卫生部部长高强给出的时间表,到2010年,中国农村将普遍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约7亿人。为此,国家每年将补助资金达300亿元,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目前我国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3.96亿,占全国农业人口的44.7%,已接近农村人口一半。

  过去曾存在于广大农村的合作医疗制度,起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起在全国覆盖,覆盖面达90%左右。旧的合作医疗制度名义上是政府扶持,但没有明确规定政府财政投入数量,因此后来名存实亡。而“新”与“旧”的最大区别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中央和地方财政同时予以资金支持,背后有政府撑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然是资金充裕、人气高涨。

  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优质资源过度向大医院集中,城市大中型医院集中了大量的高新医疗设备和优秀医护人才,基层卫生资源则严重不足。目前,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仅占城镇医疗卫生机构总数的8.9%,卫生技术人员数占2.7%。

  因此,大中型医院吸引了大量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门诊治疗人满为患,而方便且成本低廉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很少有患者问津,还没有形成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机制和“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的格局。这是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改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国领导层的决心早已下定。早在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要改革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日前,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对这个问题再加以强调。

  在这方面,上海市是先行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改革以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人门诊次均费用下降了14.2%,检查项目费用下降达39.5%。

  目前,全国95%的地级以上城市、86%的市辖区和一批县级市开展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卫生部表示争取到2010年在全国各城市达到以街道办事处为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95%;90%以上的居民步行10分钟-15分钟可以到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平均每万名城市居民至少拥有两名全科医师……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如同医疗卫生保障的两张网。这两张网的惠及对象,应该涵盖并支持中国百姓的最基本医疗需求,让每个人都能就近看得上病、花少量的钱看得起病。在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的前提下,让百姓在各种档次的医疗上有多种选择,应该是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最根本的目标。(新华网)
你将成为你交往的对象,成功是一种决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发酵人社区发酵技术论坛,发酵产品,发酵工艺,发酵服务 ( 沪ICP备16030267号

GMT+8, 2024-4-25 07:53 , Processed in 0.155425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