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罐老是染菌.请大家进来分析
我们车间最近两个月一直不稳定,种子罐老是染菌,下面我把我们的具体设备告诉大家种子罐2吨的,很简单,空气过滤系统,用的是威滤的滤芯,简单的发酵罐,上面一个温度计,然后三路进气口,一个用火圈保护接种的快速流嘴。自从第一次染菌开始,我们一个个的排出染菌的原因。
第一:下罐看是否有沙眼裂封和难清洗的物质,并且把搅拌装置拆下酸洗,我们的罐只有简单的夹套,没有蛇管什么的装置,罐体的问题排除
第二:把所有的阀门清查,其实阀门每次都检查,没有问题
第三:把过滤器的滤芯重新换过
第四: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先空消,再实消,保温123度三十五分钟
目前我能总结的只有这么多,我只是普通的操作工,没有什么能力,但是一直染菌让我很是烦,我们的培养基就是酵母粉,加微量元素和甘油,溶解性很好,不存在消不透的因素,培养的时间大概三十多个小时,但是每次二十个小时的时候开始温度回升,标志着染菌了,然后镜检,都是杆菌,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解决的方法,我能接触的只有这些了,请各位前辈同行帮忙分析我还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只要不再染菌就行,另外我们的车间去年十月刚投产,设备都是新的 这种情况我以前也遇到过,建议碱液浸泡清洗所有与罐接触的管道和阀门及罐本身,可能比蒸汽灭菌要好使的多 1.做下空白实验,看种子是不是有问题
2.更换过滤器厂家
3.夹套做打压实验 1、灭菌后,不接种,其他操作不变。如果不是连续的染菌,有必要进行多次这样的实验,费力。
2、有没有补料?罐压有没有跌零?发酵时,都有什么操作会接触到罐内环境? 碱液煮过罐与管道,接种前后都取过样做无菌培养,但都没有问题,滤芯刚换的新的,过滤器还是原来的,夹套打压到0.3MPA罐内部没有渗漏现象,是新罐,这样的可能性小,一共五个罐,不可能全是有沙眼的,种子培养过程中没有补料的过程,灭后不投料,就是在火圈保护下接种,没有操作接触罐内环境,唯一进的就是无菌空气,期间也不会发生罐压跌零现象,我们的动力部门是单独的,时刻有看罐人员,但还是发生这样的生产异常,让人非常头疼。
至于种子的问题我不好讲,是另外的单独科室,据说没有问题,我们是采用菌种的第四代作为培养接种的,以前全没有问题,现在怀疑人家还不如把我自身的工作努力抓好,但我实在想不出什么方法了,另外请教怎么样判断菌种有问题??? 从你描述的来看,应当是种子的问题。但这和“接种前后都取过样做无菌培养,但都没有问题”相矛盾,不过存在接种后杂菌被稀释难以检出的可能性。
种子的判断:1、镜检种子;2、平板涂布种子培养(LB、麦汁、高氏等),3、接种至摇瓶,再检测是否有杂菌;4、有经验的还可以通过种子的颜色、气味来判断。 并不是所有的罐每次都染,只是情况比较严重,有时候一个罐连续染好几次,有时候同一批次的菌种有的罐染有的不染,并且接后样也没有问题,所以实在不好讲菌种有问题,就是有,也不是我们操作工人能决定的事情
我们的每个罐都是独立的,不存在空气系统共用,排气也是独立的,不相窜,我厂的地理位置在江苏苏中地区,现在的空气质量相对很好,干燥,还没有到梅雨季节 五个罐感染的时间大概在20个小时左右,也有时候在27个小时左右,我的判断是温度的回升,20个小时的时候温度开始回升,罐内泡沫发生异常,排气有酸臭味,镜检都是杆菌,很容易判断,因为我们的菌种用我们的显微镜是看不到的 1“先空消,再实消,保温123度三十五分钟”,对于培养基的消毒来说应该没有问题,但是罐内有没有消不到的死角呢?比如备用补料口或进料口等灭菌是有没有排气?
2“接种前后都取过样做无菌培养,但都没有问题”,如何判断没有问题的,你无菌培养周期多长?如果培养周期低于20小时的话那你的判断可能就有问题了。
3.“同一批次的菌种有的罐染有的不染”,你说的同一批次的菌种是从一支斜面传出来的还是多支斜面传出来的呢?
建议:
1上罐前对设备全面试漏
2.培菌室内彻底消毒
3.换原始菌种试试
4.做好环境消毒
5.做好普查跟踪 罐内没有死角,我们的罐很简单,没有备料口,就只有一个火圈保护接种的快速流嘴,外加三路进气的管道阀门和一个流量计,投料口,流嘴灭菌时大量排气,
无菌培养的时间跟罐培养时间同步,即34个小时的时候同时镜检,外加检测PH。
同一批次的菌种怎么处理的我不清楚,只是了解的是菌种的第四代,跨岗位的事情不让了解
我确保每次实消前设备验漏,罐压达到0.13MPA,洗衣服水检查阀门以及法兰接口是否泄漏
菌种室据说又洁尔灭什么的消毒,
换原始菌种的事情不好决定,
我们车间的环境做的很好
至于普查跟踪我不太了解,看罐人员24小时轮班,罐压什么的不会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