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zw6018 发表于 2012-10-8 08:25:03

罐上发酵与摇瓶差异很大

       最近做产品,发现罐上发酵过程与摇瓶跟踪结果差异很大,

    摇瓶pH能正常从低点回升,产素较好;

   而发酵罐pH沉下去后就起不来,走直线,效价很低,

   菌丝也象冬眠一样。
   大家认为是培养基调整好呢还是pH用碱控制好?
   
   试过用片碱调pH,但比摇瓶差很多,欢迎各位提供宝贵意见。

发酶 发表于 2012-10-8 15:27:41

可能是碳氮比不合适,氮源少或者碳源多。不知发的什么品种。
另外,摇瓶和罐差别很大,接种量,转速,起始的pH等很多因素考虑。

chenzw6018 发表于 2012-10-8 15:31:23

回 1楼(发酶) 的帖子

谢谢回复,也在怀疑是碳氮比不合适,但摇瓶没问题,

所以有些顾虑。

guolei 发表于 2012-10-8 16:57:10

三传一反
尤其是传质 传热

dongfang 发表于 2012-10-8 17:36:59

没有可比性,只能分析发酵罐ph低估上不来的原因
1、培养基质量、准确率、投料次序等问题,碳酸钙的量、质量有无变化?
2、消毒质量,有无高温高压?
3、工艺控制问题,是否存在补糖过早?

gx0406 发表于 2012-10-9 09:26:10

由于发酵罐和摇瓶中微生物数量是不同的数量级,加上DO等的不同,发酵肯定有差异。更改培养基见效慢,建议罐上补碱或氨水调pH

chenzw6018 发表于 2012-10-9 16:28:29

回 5楼(gx0406) 的帖子

谢谢楼上高见,目前是用碱来控制pH,但效价比摇瓶差很多,
另外,用摇瓶取罐上样摇床培养效价很好,说明发酵培养基消毒没
问题,可能跟工艺控制有关系,还要再摸索。

chenzw6018 发表于 2012-10-9 16:33:39

开这一课题,是希望大家能多讨论摇瓶对发酵罐的帮助,
提供借鉴。
希望板主能多多鼓励。

lyxing 发表于 2012-10-9 16:58:06

建议通过调整基础配比,主要C/N,达到稳定代谢PH目的,生产中一旦出现PH降低幅度较大,需要通过加碱调整PH时,表明已经超过菌体自身的调节能力,已经对菌体正常代谢产生了影响。

lyxing 发表于 2012-10-9 17:06:49

摇瓶是在常压下运行,而发酵罐有搅拌、压缩空气、罐压,两者在供氧及二氧化碳排出方面有较大差别。摇瓶配比只能作为参考。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罐上发酵与摇瓶差异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