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推崇的方法是起泡点测试:
起泡点测试基于毛细管模型。滤膜的结构中充满了微孔流道,这些微孔流道就形成了很多“毛细管”,当滤膜被润湿液体完全润湿后,液体受到表面张力的作用而保留于滤膜内部,如果要想将液体挤出膜孔就需要外加一个气体压力。能够克服表面张力将膜孔内的液体完全挤出时所需要的最小压力,就是滤膜的泡点值压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起泡点,基于这种原理的测试方法,就是起泡点测试法。这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非破坏性完整性测试方法。以下为泡点值计算公式:
P = 泡点压力
d = 孔径
k = 形状矫正因子
= 液固接触角
=表面张力
泡点值直接与过滤器孔径相关联。对滤膜而言,有很多微孔存在,每个孔的泡点值不一定完全一样,所以滤膜的泡点值指的是该滤膜可能的最大膜孔的泡点值,也即最大直径膜孔的泡点。当达到泡点后,滤膜至少有一个孔会被吹干,气体会迅速通过该干燥的孔吹至膜下游,从下游气体流量的突变可以判断达到泡点了。对大面积过滤器而言,由于扩散流较大,手工完整性测试中可能会影响人为泡点的判断,所以对于大面积滤器手工测试推荐采用扩散流测试;而对小面积过滤器,由于泡点与滤器孔径可以直接关联,推荐采用泡点测试。 定期更换 小罐随时换,没几个钱 首先保证粗滤没有问题,做到定期检查,定期更换。在保证粗滤没有问题的前提下,定期检查精过滤器的完好性,并定期(每两到三罐一消,或一罐一消。)处理。处理温度在120℃-123℃。压力控制0.1-0.12map. 用0.1-0.12map.处理后的过滤器不要一次性将进风全部打开,先用高于空消压力0.02-0.04map的压力吹半小时,然后在全部打开风阀。这样既能保证过滤器的空消后的过滤效果,又能延长过滤器的使用时间。 20L罐过滤器空气负荷不大,平时维护好,用个一年半载的没问题。一般灭菌条件121℃ 15-20min差不多,灭菌后通空气时注意防止液体培养基倒灌,我一般把过滤器和发酵罐分开消毒的,刚通空气时气流要慢,等过滤器温度下降后再提高需要流量,不要高温高压力猛吹,这样对滤芯有损坏。 定期更换,一般粗过滤器半年一次,精过滤器一年一次,蒸汽过滤器一年一次 我们一般,染菌了再更换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