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imowan 发表于 2007-3-31 12:27:55

对发酵控制技术的担忧

发酵生产应该由3部分组成,菌种选育和制备、发酵生产、提取。发酵过程承上启下,发酵水平高低对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关系很大。但是,现在随着GMP和各种国际认证的流行,生物制药厂家的管理者越来越不重视发酵控制技术水平的提高,一味地搞认证、编文件(有时候做假),而忽视对生产过程各工艺技术水平指标的提高,因为所有的认证只强调产品生产过程的唯一性,并不关心生产水平的高低,实际上,发酵人应该明白,永远不会有唯一的、一成不变的工艺。好多公司的一线生产岗位都没有配备技术人员,技术人员都集中在QI、QC和产品研发部门。产品研发部门开发一种新产品,往往是将摇瓶数据简单放大就进行发酵生产,熟不知摇瓶与发酵罐的差别可谓大矣,所以往往是摇瓶效价很高而推向生产后发酵水平很低,生产成本很高,产品倒是可以卖到国外,但是利润很低甚至亏损,赔钱赚吆喝。
    质量要靠技术来保证,但是现在的情况却是有些公司连技术管理部门都没有,而是用质量管理来取代技术管理,只关心生产记录是否规范,而不管技术水平高低。质量主要靠QI编记录、靠QC检测,检测不合格就来回返工。
    长此以往,中国的生物制药行业的利润率永远不会提高,员工的工资水平也不会提高。
    我认为,企业要发展,必须坚持用技术和质量两条腿走路,技术和质量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仅仅以质量为主,企业不会走得更高、更远!

topmit 发表于 2007-3-31 13:45:27

过程放大及优化技术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中国发酵的现状!---难!

xnjs168 发表于 2007-3-31 13:56:57

好多的药厂是国企,国企有他自身的弊病,新的工艺要改革,就有成功和失败,成功了皆大欢喜,不成功呢罪过就大了,责任就大了。所以药厂的技术革新要从制度革新开始!

波涛汹涌 发表于 2007-3-31 17:59:47

文字
发酵技术的优化和创新首先是建立在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其次是小试的数据收集、分析,中试放大样,再放在生产上去使用.这是常识、和必需的步骤.不能用大生产去验证你的想法、实验.一旦造成产量和质量损失将无法依价值估量.产品走入国际市场是对管理和技术一次全面提升,生产方法的验证是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和最底成本的必须.不说了!建议认真学习.你是发酵人吗?

细履平沙 发表于 2007-3-31 19:22:34

你说的可能是一方面,但是我接触的企业都在考虑如何提高产量或降低成本.在进行GMP上有点不实,但是在技术提高方面都是很认真的.在企业领导眼中,只承认促进生产提高的技术.因此在企业只进行摇瓶实验是不行的.
在企业中质量和技术管理总是让人感觉混淆,按照工艺管理要求打技术控制好,那也就是控制好了质量,质量要想管好,不能忽视过程的质量管理.因此企业一定要将质量部门和技术部门的职能区分清楚.

细履平沙 发表于 2013-9-18 22:31:17

在企业开始提倡产品质量是设计出来的。比之前质量是生产出来的,又进了一步。体现了对开发的重视

misser217 发表于 2013-9-20 20:14:36

目前很多医药厂家,只注重表面功夫,认证花很多时间,不过市场上对这种认证的认可,做得再好的水平,没有通过认证,市场不能得到保障,无奈之举~~~

黑洞 发表于 2014-1-2 21:19:50

楼主说的有点片面吧,可能只是少数厂家吧。我在两家比较大的上市公司干了近十年,我们都很重视生产一线的技术水平提升的,每年的预算都很高,做的也很认真,当然每年都能取得一定的进步。我现在负责的产品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已经在产量上增长了十倍,质量水平超过原研厂家,成本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利润非常可观。当然,我的前东家在这方面也挺厉害的。希望能给楼主一点信心,呵呵。

黑洞 发表于 2014-1-2 21:21:34

原来是2007年的帖子,呵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对发酵控制技术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