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yun_zhu 发表于 2007-8-8 14:39:54

染噬菌体以后的一段日子 是不是 各方面操作消毒非常谨慎到位,过上7,8天 大家又都不重视了?
然后再过一段时间当 发酵罐这个整体出现脆弱的时候   噬菌体入侵,又染了 ,然后又抓紧治理一阵子
循环。。。。。。。。。
大家又没有同样的情况?

sdcck 发表于 2008-2-21 16:05:15

老兄是阜丰宝鸡公司的吧?我去过一次,感觉你们的设备有点简易上马,和梅花通辽的设备比起来有点差距,投入的比较上看不太一样,个人观点,见谅。

含笑天天 发表于 2008-3-11 13:50:26

噬菌体的污染那跟环境因素关系太大了啊,,我觉得你们要加强车间环境质量,尤其加强对空压机取风口的清洁卫生,噬菌体一般是通过空气被空压机传入罐体内,再者要经常检查空气过滤器,定期更换

taoweier5217 发表于 2008-3-12 18:37:58

引用第8楼sunjun35于2007-07-13 17:07发表的“”:
他分析的结果是可能与感染噬菌体有关,前兆是生产出现波动,菌体对生物素的要求越来越高,可能是发酵后期染的啊,我们的平板最后一个是放罐前2到4小时取的,所以可能导致我们未及时发现.慢慢出现了感染时间前移才发现了,于教授来时已经经过综合治理.但生物素太高导致生产不好,大家都知道了就是不敢降,怕降了生产更差.老于的措施就是让狠降生物素,发酵才有所好转.但现在又受到高温影响一直无法恢复到以前的水平.我感到我们的公司生产太粗放了,还自称行业老大.
粗放!呵呵!从这一词,看来你门公司应该算是泰斗了。。一般只有在各方面都能控制的情况下才可以粗放下了。于丹教授的气定神闲,就是这意思把。。
北于南冯!! 南冯 是不是指南京汇科的冯教授。?我见过一次,

hanhongyu 发表于 2008-3-17 10:25:12

公司能维持正常赢利,谁还费那心呀,你那肯定是个国企啦,能保住在任时挣到钱就行,领导就满足了

clh5433 发表于 2008-3-18 09:21:08

北于:于信令。南冯:冯容保

吉祥如意 发表于 2008-3-19 17:08:17

根据你所提供信息,综合分析应该是染噬菌体,而且是轻度污染所致。并且应该是单罐染菌后,导致交叉污染。解决办法:把染菌罐暂时停下不再上罐,直到发现问题。把系统全部停下,重新处理系统后,再上罐。这样应该正常了,等全部除单罐染菌罐外都正常后,把染菌罐检查,如还找不到问题,就用碱水煮罐,至少16小时以上,再上罐。问题可望解决。

苍凉之水 发表于 2008-4-19 15:07:45

谷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大致是:葡萄糖经糖酵解(EMP途径)和己糖磷酸支路(HMP途径)生成丙酮酸,再氧化成乙酰辅酶A(乙酰CoA),然后进入三羧酸循环,生成α-酮戊二酸。α-酮戊二酸在谷氨酸脱氢酶的催化及有NH+4存在的条件下,生成谷氨酸。谷氨酸产生菌需要生长因子生物素。当生物素缺乏时,菌种生长十分缓慢;当生物素过量时,则转为乳酸发酵。因此,一般将生物素控制在亚适量条件下,才能得到高产量的谷氨酸。

在线学习 发表于 2008-9-4 21:13:53

引用第2楼chzhi163于2007-06-19 22:36发表的:
生物素是指生物氮素吗?我分析一下,谈自己的看法啊!第二条线还是噬菌体的染菌问题!
什么是生物氮素???

zhukechuan 发表于 2011-4-12 15:09:02

温敏型的菌种存在控制生物素亚适量的问题吗?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谷氨酸发酵的问题,请高手进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