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冬天和夏天
我们公司的发酵一直来都出现比较奇怪的现象,我们是做井冈霉素的在冬天,我们做的产品效价有22000,可到了夏天,效价只有17000,其中我们的种子,发酵缸的培养温度,培养基什么的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会相差这么多,.希望有朋友能帮忙说下原因,怎么解决 这可能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我以前统计过季节单位的差异,虽然不显著但是平均值相差也有10%。主要原因可能是空气质量问题,夏天空气湿度大,氧含量就低,而冬天反之,氧含量高。所以许多企业都制订了应对策略,冬天将补料浓度降低,夏天则提高,冬天提高消后体积,夏天则降低消后体积。还有种子的质量,冬天和夏天也不尽相同。原料质量,夏天可能发潮。
等。 可能是空气的问题
夏天和冬天从空压机出来后同样的冷却功率后的温度可能不同 我们也遇见了这个问题,最近发现总空气温度下降后,生长很良好
应用我仅有的一点物理常识:PV/T=常数,
一般情况下,我们压力是控制一定的,温度的提高,只能使得空气体积增大
体积增大,单位体积中各种气体分子含量就少了,而我们一般控制的空气流量是一定的
数值,这样一算就发现实际通入的有效空气少了,可能是造成夏季生长不好的原因把
以上只是个人猜想,无实际数据依据,哎,好可怜,为什么不给罐上装溶氧啊~!!!!!!!!!!! 这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夏天湿度大,蒸发量小引起的。 "冬天将补料浓度降低,夏天则提高,冬天提高消后体积,夏天则降低消后体积。还有种子的质量,冬天和夏天也不尽相同。原料质量,夏天可能发潮。"1楼的这样说
其中为什么要把夏天补料 浓度 提高呢?帮忙分析一下 谢谢
也就是说 高糖流加吧? 主要是控制稀释率。夏天蒸发量小,就要降低稀释率。 今天在“经验感悟”板块,看到关于不同季节发酵的文章
感觉和这个有一定的相似性,可以放在一起进行讨论 1 根本就不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
2 这种差异是人为造成的,本来效价就不能正确地代表发酵水平,他在多数时候还把技术人员引入误区;
3 应该用发酵指数或生产指数来衡量一个发酵产品的水平;
4 这一点在小试中也很重要;
5 尤其是当从外单位引入菌种或与外单位交流时一定不要用效价作比较,而是用生产指数或发酵指数作比较,否则,多数情况下你会非常羡慕别人的高水平,高价买来后发现生产水平并不高。 引用第8楼xljs于2009-03-28 16:41发表的 :
1 根本就不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
2 这种差异是人为造成的,本来效价就不能正确地代表发酵水平,他在多数时候还把技术人员引入误区;
3 应该用发酵指数或生产指数来衡量一个发酵产品的水平;
4 这一点在小试中也很重要;
5 尤其是当从外单位引入菌种或与外单位交流时一定不要用效价作比较,而是用生产指数或发酵指数作比较,否则,多数情况下你会非常羡慕别人的高水平,高价买来后发现生产水平并不高。
请问:
1. 季节差异如何不明显?
2. 效价不代表发酵水平,为什么?
3. 您指的生产指数和发酵指数,具体是什么含义?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