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ujvchuan 发表于 2007-11-4 21:29:05

求教枯草芽孢发酵过程菌体大量死亡的解决方法

文字文字文字
近期做枯草的液体发酵对发酵周期在12,16,20,24小时四个时期进行了血球板计数和平板计数两种计数方法进行对比发现,血球板计数菌数是不断升高的,从50亿到200亿.但是平板计数不是这样甚至从16小时开始就越来越低,到了24小时平板计数只有10个亿,与血球板计数的200亿差距很大,这说明显微镜下面看到的菌体大部分是死的,一直找不到解决办法,请各位帮忙.

lhdxzx 发表于 2007-11-5 08:56:17

建议采用最适合枯草芽孢生长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后再用以上两种方法检测看是否对应,血球板计数人为因素比较大;
如果一致应该可以断定你们的液体培养基有问题;

zhoujvchuan 发表于 2007-11-5 21:18:19

什么叫最适合的啊,那位能提供一个培养基

lhdxzx 发表于 2007-11-7 15:59:37

我们以前用的是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此法便于观察,你试试看。

zhoujvchuan 发表于 2007-11-7 21:23:33

你是试验室吧,实验室水平平板计数和雪球板计数大概是1:4,我们是工业发酵,所以不可能用这个培养基的

cyspook 发表于 2007-11-9 10:02:28

我是固体发酵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不知哪位高手能给个建议!死菌很厉害啊!~我觉得跟培养基关系不大吧!

zhoujvchuan 发表于 2007-11-9 21:34:41

我还想用固体发酵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固体发酵也有这个问题啊,那可麻烦了,不过我以前做固体发酵的经验来说一般不会有这种问题的,我做固体发酵做了3年, 一般固体发酵成孢后是不会死亡的,看到多少就是多少的。如果不成孢你就调整培养时间和培养基组成。应该没有问题,我的固体发酵试验明天出结果,我看看情况再说。

夭夭儿 发表于 2007-12-23 15:31:03

如果是16个小时候开始出现菌量下降的情况,会不会是菌体自溶,有没有可能污染噬菌体?

lhdxzx 发表于 2007-12-24 11:22:48

建议用美兰看一下死活;
如果真是死的比较厉害可能像7楼说的那样,
也或着是的菌体变异生命周期缩短;

意兴盎然 发表于 2007-12-24 21:49:11

其实我一直认为菌在一定培养基成分里生长有一个峰值,到一定程度菌量不会继续上升的。查查溶氧情况、控制的温度、搅拌转速等工艺参数,涂片镜检和血球计数应该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我不做枯草,说的仅供参考。有些疑问:你们每次检测菌数全做平皿吗?工作量不是很大?如果营养跟不上,菌体应该自溶掉才是,怎么还可以血球计数?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求教枯草芽孢发酵过程菌体大量死亡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