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途:用于大肠杆菌的甲基红和VP试验(SN标准)
配方:(g/L) | shi胨
葡萄糖
磷酸氢二钾
pH值6.9 ± 0.2
| 7.0
5.0
5.0
25℃
| 原理: | shi胨提供碳氮源、维生素和生长因子;葡萄糖为可发酵的糖类;磷酸氢二钾是缓冲剂;氯化钠维持均衡的渗透压。
甲基红(MR)试验:肠杆菌科的细菌在糖代谢过程中,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再被分解,生成甲酸、乙酸、乳酸、琥珀酸。大肠杆菌分解丙酮 酸,次生的酸类较多,pH为4.5或更低,甲基红呈现红色(阳性)。在产气杆菌的培养液中一部分丙酮酸变为中性的乙酰甲基甲醇,生成的酸类较少,pH在5.4以上,甲基红呈现桔黄色(阴性)。
乙酰甲基甲醇生成试验(V—P试验):细菌发酵葡萄糖生成丙酮酸,某些细菌可使丙酮酸脱羧形成乙酰甲基甲醇。在碱性溶液中,乙酰甲基甲醇可在空气中氧化成二乙酰(丁二酮)。二乙酰再与蛋白胨中精氨酸的胍基作用,生成红色化合物。试验中加入α—萘酚是作催化剂,使反应的颜色加深,提高反应的敏感性。
| 用法: | 称取本品 1.7g,加热溶解于100ml 蒸馏水中,分装试管, 121℃高压灭菌 15 分钟备用。 | 质量控制: | 在36±1℃培养48小时。
质控菌株 | 菌株编号 | 生长情况 | 其它特征 | 产气肠杆菌 | CMCC45103 | +++ | MR -, V-P + | 大肠埃希氏菌 | ATCC25922 | +++ | MR +, V-P - | 李斯特氏菌 | ATCC19114 | +++ | V-P + | 铜绿假单胞菌 | CMCC10104 | +++ | MR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