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发酵过程使用全合成培养基的讨论
百度定义:合成培养基(synthetic medium),又称为组合培养基,是通过顺序加入准确称量的高纯度化学试剂与蒸馏水配制而成的,其所含的成分(包括微量元素在内)以及他们的量都是确切可知的。合成培养基一般用于实验室中进行的营养、代谢、遗传、鉴定和生物测定等定量要求较高的研究。目前有个别大型的发酵项目,已经使用全合成培养基替换了已有的半天然培养基,这是不是一种趋势?
替代之后,有很多好处:我列举一些,大家补充。
1、便于提取。
2、设备清洗简单。
3、便于过程分析。
4、质量稳定。
5、少起泡沫。 缺点也有很多:
1、生长代谢慢,发酵单位可能降低。
2、过程控制要求精细。
3、初始配方筛选难度大。
4、 使用合成培养基,应该讲从技术上是先进和稳定的,大型发酵过程使用合成培养基可能存在成本和技术全面性两个问题,目前有些品种附加值低,加之对本品种合成培养基配方研究不是很全面,可能造成发酵单位低。
个人认为技术角度讲,利用纯度较高的化学试剂来配制,稳定性强,应该投入时间来研究,采用一些稳定性好的半天然培养基加上纯度高的化学试剂,对整个发酵水平提高和稳定有很大的帮助。主要从成本和技术两个角度综合考虑,如果说合成培养基是西医,天然培养基是中医,最好是中西医结合,疗效好。 合成培养基一般用于实验室鉴定和定量、定性分析时用,真正用于产业化生产的很少,且大多不适合生产用,尤其是放线菌、霉菌等培养条件比较复杂的发酵。但是随着清洁生产的持续发展,这也是一个研究方向。
同意2楼的“中西医结合”,赞一个 优点补充:可以节能,降低搅拌耗电,空气量也会减少。
GMP更容易通过了。青霉素工艺最成熟了,只要青霉素可以,其他产品工艺也可以跟进。
否则只能是水中月了。 支持,顶! 学校里有条件试,企业只要等,车间主任会安排! 有些车间主任不懂,所以怎么能够仅靠车间主任来安排呢?如果我们通过关系了解到,同行这么做的时候,可以建议车间主任来安排。 支持 ,利大于弊 有哪些大型项目用了,除非高附加值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