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人社区,发酵技术论坛,发酵产品,发酵工艺,发酵服务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uuluo

[专业信息] 请前辈们说说Q10发酵的菌种类型及菌种特性是怎么样的.

[复制链接]

0

主题

46

回帖

62

积分

准☆☆

积分
62
发表于 2008-3-20 14: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产品技术已经扩散了,菌种来自小日本,国内好多企业都有了!国内第一家好像是新昌制药厂,他们的水平听说在2500mg/L以上了。不过现在250-300$/kg的市场价格,很多厂家做不了而已。小日本最近搞成一个基因工程菌水平在5000mg/L左右(好像是用大肠杆菌),谁要是有办法弄来倒是可以做的!哪位大侠要有交流一下噢!hbyhby1998@126.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1

主题

103

回帖

1358

积分

★★★★

积分
1358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08-8-12 20: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有株很红的细菌,颜色深红褐色,但是我还没有检测,不知是不是产辅酶Q10 ,大家有从菌中提取辅酶Q10的方法以及检测方法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回帖

24

积分

新会员

积分
24
发表于 2008-9-15 22: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大学用的根瘤菌,但是产量一般。

辅酶Q10的生物合成:
1976年召开的辅酶Q10国际专题会议上提出了微生物合成辅酶Q10的代谢途径。辅酶Q10的生物合成反应前期主要由两条路径组成,一条是辅酶Q10苯醌环合成途径,通过莽草酸途径合成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ate, 简称PHB)[9]。在微生物中,PHB来自芳香族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途径,而在动物体内,则以食物中的酪氨酸和苯甲氨酸生成苯醌结构。辅酶Q10生物合成的另一条路径是侧链聚异戊二烯的生物合成路线,其基本反应单体为类异戊二烯焦磷酸(IPP)。Ranganathan等[10]针对真核生物的泛醌的生物合成进行研究,用放射性C14标记乙酸通过甲羟戊酸(MVA)途径合成侧链聚异戊烯基,结合HMG CoA还原酶和MVA激酶等酶学分析,认为80%乙酸进入聚异戊烯基侧链合成途径,另外约20%与醌环合成有关;Meganathan等[11]则将真核与原核微生物两种类型合成辅酶Q10加以比较,认为在原核生物中异戊烯基单体(DMAP)的生物合成是通过MEP途径进行。辅酶Q10生物合成的后期阶段是由PHB通过异戊烯基转移酶(Isopentenyltrasferase)将异戊烯基单体连接到醌环上,进一步由醌环上碳的羟化与甲基化,最后形成具有10个单位聚异戊烯基的泛醌。
辅酶Q10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动植物组织提取法、化学合成法、植物细胞培养法和微生物发酵法等四种方法。20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成功开发了从烟叶中提取茄呢醇进而合成辅酶Q10的工艺,使辅酶Q10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对辅酶Q10 的应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半化学合成法在技术上现已比较成熟,并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产品成本低、价格适中。但在使用上,半化学合成法产品与生物提取法产品有较大的差距,原因在于生物提取法生产的是天然的、侧链都是反式的辅酶Q10,易于被人体吸收转化;而化学合成法生产的辅酶Q10侧链有顺、反两种异构体,生物活性较差,不易被人体完全吸收,难以充分发挥其药理作用。
据报道,自然界中有34个属的微生物中含有辅酶Q10,部分好氧微生物细胞内辅酶Q10的含量较动植物组织中高,如脱氢假单胞菌(Pseudomonas denitrificans)细胞内辅酶Q10的浓度就达到1.04 mg/g干菌体,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培养液中含有5.97 mg/L辅酶Q10,土壤杆菌Rhodospirillum rubrum每克干菌体中辅酶Q10含量可达5.4 mg[16]。一般来说,细菌中辅酶Q10的含量较高,但发酵过程中难以达到一定的菌体浓度,而酵母菌虽然含量不高,但能达到比较高的菌体浓度。因而选择生产菌株的关键是在辅酶Q10含量和发酵液中菌体浓度之间作适当的取舍。由于野生型菌株的辅酶Q10生产能力远不能满足大规模产业化的需要,早期辅酶Q10发酵研究主要集中在筛选高产量的突变株。日本是研究和开发利用发酵法生产辅酶Q10的先驱,日本Kanegafuchi公司通过诱变分离得到一株辅酶Q10产量提高50多倍的光合细菌的突变株, 从而在1977年首次实现了辅酶Q10发酵法生产的工业化,至目前为止,世界上只有日本进行辅酶Q10的工业化发酵生产,并有大量的专利文献报道。
我国于80年代开始对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辅酶Q10进行研究与开发。主要研究单位有:北京化工大学制药工程研究室、南京化工学院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等,但由于菌种问题,发酵液中辅酶Q10的含量较低。1984年在浙江天台制药厂完成了发酵法生产辅酶Q10的中试研究但由于发酵水平低,纯化费用大,因而生产成本仍与提取法相当。中国科大研究生院应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辅酶Q10,其发酵液中辅酶Q10含量达到400 nmol/L,产品已提纯。

辅酶Q10提取:15 mL发酵液—离心分离(3000 r/min,20 min)——倾去上清液——菌体加入15 mL丙酮,超声波振荡0.5 h——离心(3000 r/min,10 min)——上清液——HPLC分析。

辅酶Q10含量测定  
高压液相色谱(HPLC)法。柱子:SB-C18反向柱,100×4.6 mm,直径为3.5 um;流动相为甲醇:无水乙醇=1:1(v/v),流速1.0 mL/min,检测器275 nm,柱温30℃,进样量20 ul,洗脱时间15 mi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9

回帖

52

积分

准☆☆

积分
52
发表于 2008-12-29 10: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采用的是连续发酵技术,相当于国内水平的10g/L,国内目前最高生产水准2.5~3g/L,可能不只新昌能达到这个水平:)
由于Q10存在于细胞膜间,菌体解决不了膨大问题,就很难突破,国内的高水准都源于膨大。
希望有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69

回帖

392

积分

准☆☆☆☆

积分
392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9-5-18 17: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楼tfheb于2008-03-20 14:19发表的  :
这个产品技术已经扩散了,菌种来自小日本,国内好多企业都有了!国内第一家好像是新昌制药厂,他们的水平听说在2500mg/L以上了。不过现在250-300$/kg的市场价格,很多厂家做不了而已。小日本最近搞成一个基因工程菌水平在5000mg/L左右(好像是用大肠杆菌),谁要是有办法弄来倒是可以做的!哪位大侠要有交流一下噢!hbyhby1998@126.com

原来还不敢相信,今天问了价格,确实是这么低。不知道谁有这个菌种,能转让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7

主题

32

回帖

1845

积分

★★★★

积分
1845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09-6-19 10: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Q10不是很赚钱了。
有一个Q10交流群16715880,可以到那里和大家一起交流!
朋友的发酵群379145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发酵人社区发酵技术论坛,发酵产品,发酵工艺,发酵服务 ( 沪ICP备16030267号

GMT+8, 2025-5-1 21:26 , Processed in 0.177337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