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人社区,发酵技术论坛,发酵产品,发酵工艺,发酵服务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94|回复: 2

请高手讨论葡萄糖阻遏效应对发酵调控的影响

[复制链接]

64

主题

229

回帖

815

积分

★★★★

积分
815

社区居民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6-10-21 12: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aragraph]Monod研究E.coli对混合碳源利用,发现葡萄糖抑制其它糖利用,出现二次生长。所有迅速代谢能源都能阻抑较慢代谢的能源所需酶的合成。酶的生成被易分解碳源所阻遏。此称葡萄糖效应。酶大多数是诱导酶。葡萄糖效应并不是由葡萄糖直接造成,而是葡萄糖某种分解代谢物引起。cAMP(环腺苷酸)是关键控制因子。其与分解代谢物活化蛋白(CAP)结合,促使RNA多聚酶与启动基因结合而开始转录。cAMP浓度低时,影响结合,不能转录。葡萄糖的某种代谢产物降低了cAMP水平,即使有诱导剂存在,也不能合成分解其它糖的酶,只有葡萄糖消耗完,cAMP水平上升,才能开始转录、合成。ATP腺苷酸环化酶cAMP磷酸二酯酶AMP。
抗生素是生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在低微浓度下能选择性抑制他种生物机能的化学物质。作用:抗菌、抗肿瘤、杀虫除草、抑制生物体中某些酶类,有些还具有某些药理活性,如强力霉素——镇咳。新霉素——降胆固醇抗生素剂量表示法:使用剂量不足,达不到抑菌能力;使用剂量过高,会产生毒副作用,且引起病原菌的耐药性。故常用效价单位作为衡量抗生素的一尺度。
1、一个青霉素效价单位——在50ml肉汤培养基中完全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发育的最小青霉素剂量。
2、一个链霉素效价单位——1ml肉汤培养基中完全抑制E.Coli……
3、一个制霉霉素效价单位——1ml肉汤培养基中完全抑制某种酵母……


次级代谢产物(secondaryproductsofmetabolism)都是在微生物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时期即稳定期(分化期,Idiophase)所产生的,这些化合物在微生物生长和繁殖中的功能还不明确,许多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微生物活性,有些是微生物生长促进剂(如赤霉酸)或酶抑制剂,有些具有特殊药理作用。如抗生素、酶抑制剂、色素等,其中抗生素是非常重要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的生成具有菌株特异性。从代谢途径来看,次级代谢产物是以初级代谢产物作为前体衍生出来的,其生物合成同样受到诱导、降解物的阻遏和反馈系统的控制。研究次级代谢产物合成、诱导机制以及反馈体系,可以获得有价值的代谢产物。并不是所有微生物都能进行次级代谢。通常,丝状菌(如放线菌)、真菌以及产芽孢的细菌都能进行次级代谢,而肠道细菌则不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229

回帖

815

积分

★★★★

积分
815

社区居民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1 12: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克勒勃屈利效应(Crabtree effect,亦译作“克拉布特里效应”),又称葡萄糖效应,1929年因克勒勃屈利在高浓度的葡萄糖培养基和有氧条件下培养细胞时发现细胞生长受到抑制且生成乙醇的现象而得名。此效应也称葡萄糖效应,主要是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的生物能转换受到了限制。一般的解释是由于葡萄糖的代谢产物,细胞的环腺苷酸量减少,因而环腺苷酸从酶合成系统的正控制物cAMP受体蛋白质与cAMP的复体分离而纯化,从而降低了酶的合成率。[1]
克勒勃屈利效应又称葡萄糖阻遏或分解代谢产生阻遏作用。在啮齿动物、人类δ-ALA合成酶活性可因饥饿而增加二倍,当供应碳水化合物后即可降低其活性,这一现象称“葡萄糖”效应。因碳水化合物中最有效的是葡萄糖,其次为果糖、甘油。某些生糖氨基酸具有类似的作用,但糖酵解及三羧酸循环中的羧酸是无效的。认为“葡萄糖”效应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对血红素“调节库”的稳定和维持作用,因饥饿时血红素的转运增加,肝脏血红素氧化酶活性增加,造成“调节”量降低,反馈性引起酶活性增加。
生成现象编辑
克勒勃屈利效应

  
给予葡萄糖后,情况则相反,另一方面葡萄糖还可能抑制δ-ALA合成酶从胞浆向线粒体的转运。又称葡萄糖阻遏或分解代谢产生阻遏作用。葡萄糖或某些容易利用的碳源,其分解代谢产物阻遏某些诱导酶体系编码的基因转录的现象。如大肠埃希氏菌培养在含葡萄糖和乳糖的培养基上,在葡萄糖没有被利用完之前,乳糖操纵子就一直被阻遏,乳糖不能被利用,这是因为葡萄糖的分解物引起细胞内cAMP含量降低,启动子释放cAMP-CAP蛋白,RNA聚合酶不能与乳糖的启动基因结合,以至转录不能发生,直到葡萄糖被利用完后,乳糖操纵子才进行转录,形成利用乳糖的酶,这种现象称葡萄糖效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主题

335

回帖

932

积分

★★★★

积分
932

社区居民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6-12-17 11: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在发酵过程中需要加糖,那么一定需要测定糖浓度,否则一定产生楼上所说的效应,而且不可逆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发酵人社区发酵技术论坛,发酵产品,发酵工艺,发酵服务 ( 沪ICP备16030267号

GMT+8, 2025-5-2 12:16 , Processed in 0.668011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