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人社区,发酵技术论坛,发酵产品,发酵工艺,发酵服务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335|回复: 13

发酵过程中取样的过滤速度是否当成参数

[复制链接]
回帖奖励 1 回复本帖可获得 2 奖励! 每人限 1 次(中奖概率 100%)

2676

主题

5878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将我的知识与大家分享

Rank: 8Rank: 8

积分
12363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终身成就奖优秀斑竹奖宣传大使奖

QQ
发表于 2016-12-25 10: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过滤速度不仅是发酵过程的一个重要参数,而且也影响到下游的分离提取过程。相信这是一个关键参数,不知道你有没有测量。
回复奖励2个经验值,前20名有效
欢迎关注发酵人自己的微信号: comefajiaore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主题

335

回帖

932

积分

★★★★

积分
932

社区居民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6-12-25 10: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只在放罐前一天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4

回帖

63

积分

准☆☆

积分
63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6-12-27 14: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过滤速度我们一般不进行测量,不过我个人感觉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有谁知道的,可以一起交流一下吗?怎么测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17

回帖

297

积分

★★★

积分
297

社区居民终身成就奖

QQ
发表于 2016-12-27 15: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品种不一样吧,我们也不测量,这个是不是现在流行用过滤来处理液体量大的发酵液了,我接触过其他液体的过滤,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觉得无论以何种方式过滤,速度还是需要考虑的,特别是量大的话,压力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回帖

25

积分

积分
25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6-12-27 21: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我们在做的产品是需要考虑发酵液的滤速,因为染菌、菌丝状态都有可能影响发酵液滤速。如果滤速不好,会对提取工段半框过滤增加困难,降低劳动效率、增加成本投入。我们监测滤速的方法比较简单,就是单位时间内料液通过滤纸或者滤布的量,一个相对的值,没有要求的很精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23

回帖

112

积分

准☆☆☆

积分
112

社区居民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6-12-27 22:2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昨天细履平沙发的公众号文章:粘度是一个重要参数,过滤速率与粘度一样,也应该是一个好的过程状态变量,而且与粘度有很多一致的影响原因,相信两者一致率会比较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76

主题

5878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将我的知识与大家分享

Rank: 8Rank: 8

积分
12363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终身成就奖优秀斑竹奖宣传大使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8 13: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酵液成分复杂:菌体,残存的固体培养基,未被微生物完全利用的糖类、无机盐、蛋白质,以及微生物的各种代谢产物。 发酵液特性: 
1、发酵产物浓度较低,大多为1%—10%,悬浮液中大部分是水; 
2、悬浮物颗粒小,相对密度与液相相差不大; 
3、固体粒子可压缩性大(细胞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可压缩的粘稠物料); 
4、液相粘度大,大多为非牛顿型流体; 
5、性质不稳定,随时间变化,如易受空气氧化、微生物污染、蛋白质酶水解等作用的影响。 
欢迎关注发酵人自己的微信号: comefajiaore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76

主题

5878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将我的知识与大家分享

Rank: 8Rank: 8

积分
12363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终身成就奖优秀斑竹奖宣传大使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8 13: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使固液分离变得相当困难,应进行适当预处理才行,降低滤饼比阻,提高过滤与分离速度  
降低液体粘度
1、加水稀释法
(1)加大后继过程的处理任务;
(2)实际效果:即若加水一倍,则稀释后液体的粘度下降50%以上才能有效提高
2、加热
加热可降低粘度:如120Be麦芽汁40度加热到75度粘下降一半,速可加倍。如链霉素PH3.0时,加热70度,半小时,过滤速度可增大10—100倍。(有蛋白质凝聚,m上升)  
(1)加热温度控制:不影响目标产物的活性;  
(2)时间控制:不造成细胞溶解,胞内物处溢,使后续分离纯化复杂化。
3、调整PH
(1)对于两性物质(氨基酸、蛋白质),调PH至等电点,所带净电荷为零,溶解度最小,发生等电点沉淀。
  (2)膜过滤中,调整PH改变易吸附分子的电荷性质,减少堵塞和污染;
(3)细胞、细胞碎片及某些胶体物质等在某个PH值下有可能凝聚成较大颗粒,有利过滤。
欢迎关注发酵人自己的微信号: comefajiaore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76

主题

5878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将我的知识与大家分享

Rank: 8Rank: 8

积分
12363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终身成就奖优秀斑竹奖宣传大使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8 13: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4、凝聚
(1)双电层:发酵液中胶体粒子的表面——带电荷(吸附溶液中的离子,自动基因的电离)——如菌体或蛋白体(生理PH值下)带负荷——静电引力,吸附阳离子——在界面形成双电层——使胶粒之间不易凝聚,稳定分散。双电层电位越高,电排反越强,胶粒稳定,分散越好,过滤越难。
(2)电解质的凝聚:  加入电解质——异电离子作用下,双电原电位降低——胶体稳定下降——相互碰撞而凝聚。
(3)凝聚值  凝聚值:使胶粒发生凝集作用的最小电解质浓度(mmol/L)。 反离子的价数越高,凝聚值就越小。A13+>Fe3+>H+…… 常用的有明矾(硫酸铝)、石灰、硫酸亚铁、三氯化铁等。
5、絮凝

①相对凝颗粒粗大; ②相对凝聚更为昂贵;
(1)絮凝剂的絮凝作用:  絮凝剂(能溶于水的高分子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数万—1千万,长链结构)——链节上含有许多活性官能团,阴离子(-)或阳电子(-NH3+ )、不带电的非离子型基团——通过静电引力、范 华力、氢键等吸收在胶粒表面——当许多链节分别吸附在不同胶粒表面上——产生桥架联授——形成较大絮团。
(2)絮凝剂化学结构  ①含有相当多的活性官能团,能与胶粒表面结合。 ②长链线性结构,与较多的胶粘液表面结合。  ③相对分子质量不能超过限度,保证其有良好的水溶性。
(3)絮凝剂的分类:  ①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如聚丙大   类(絮团粗大、用量少、絮凝快、效好,但有毒)、聚丙烯酸类(无毒,可用于医药、食品)、聚乙烯等。 ②无机高分子聚合物、如聚合铝盐、聚合铁盐等。  ③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如明胶、骨胶、壳多糖、海藻酸钠、聚糖类胶粘物。
(4)影响絮凝效果的因素(确定了某种絮凝剂) ①添加量:试验确定最适添加量 少:胶粒吸附不完全 多:形成的絮团小  ②PH值:影响絮凝剂活性官能团的电离度,进一步影响吸附强弱。 另外还有:搅拌转速、时间等。
6、混凝是包括凝聚和絮凝机理的过程。
(1)单独使用絮凝剂
如带负电的菌体、蛋白质+阳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具有降低胶粒双电层电位,产生吸附桥架的双重作用。
(2)电解质+絮凝剂
在无机电解质的凝聚作用基础上,高分子絮凝剂架桥絮凝→效果更好
欢迎关注发酵人自己的微信号: comefajiaore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76

主题

5878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将我的知识与大家分享

Rank: 8Rank: 8

积分
12363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终身成就奖优秀斑竹奖宣传大使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8 13: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7、助滤剂
7.1是一种不可压缩的多孔微粒,使滤饼疏松,过滤阻力下降,滤速加快。
7.2使用方法:
在过滤介质表面预涂助滤剂
直接加入发酵液
也可以以上两种并用
7.3、助滤剂选择
(1)不吸附目的产物
(2)粒度与悬浮与悬浮液中固体粒子的尺寸相适应(颗粒小、用较细的助滤剂)
(3)使用量适合
过少:起不到有效的作用
过多:浪费、助滤助成为主要的滤饼阻力,速率下降。
(4)与过滤介质和过滤情况相配合。
粗目滤网:防泄漏:石拦粉、纤维素、淀粉
细目滤网:细硅藻土
烧结成粘结材料介质:纤维素
欢迎关注发酵人自己的微信号: comefajiaore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发酵人社区发酵技术论坛,发酵产品,发酵工艺,发酵服务 ( 沪ICP备16030267号

GMT+8, 2025-5-2 12:44 , Processed in 0.273157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