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人社区,发酵技术论坛,发酵产品,发酵工艺,发酵服务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02|回复: 0

国内外新药开发现状及思路(转载)

[复制链接]

6560

主题

934

回帖

1万

积分

★★★★

积分
15629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06-9-14 1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内外新药开发现状及思路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副院长 俞雄

现在确实到了我们的企业应该仔细看一看我们现在处在什么位置上,想一想我们下一步要往哪里走,当然企业总是要赚钱的,但是现在可能只是会数钱是不够的,你下面必须要有几把刷子有能够创造价值的能力,对我们搞药的人来说,无非就是要想到怎么样拿得出手,在市场上吃得开的产品,这可能是我们医药的核心竞争力,怎么样培育这种核心竞争力就要讲到创新,虽然说创新这个词可能已经用得非常烂了,但是这个创新我们还是要琢磨它,我们能不能创新,我们为什么创新,我们如何创新,创新战略方面我们到底是采取什么战略,我想今天我就围绕着这个方面来跟大家做交流。
    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是邀请会给我出个题目,我当时想每一个题目都可以做一个讲演,都很大,我也准备了,但是内容很多。
  先讲讲国外医药市场的现状。比尔.盖茨曾经讲过,下一个超过我富有的人一定是来自医药行业的人,有人确实是把21世纪作为生物医药时代,2005年有一个统计,医药行业将成为第四大自主创新行业,它的利润是高居榜首的。2006年世界500强当中,医药行业占了31家,市场价值还是被大家看到了,现在经过五年的重组、兼并,这个数字有一些变化,但是从中可以看到医药行业是被看好的一个行业。为什么呢?我们可以从这两张图上看出来,全球医药市场的增长比GDP几乎是增长要快一倍,中国也是如此,全球药品市场仍然是十分强劲,从2004年、2005年增长都有趋缓,日本2005年增长还是比较强劲的。预计到2006年,今年市场整个市值会达到6500亿,增长会达到6%—7%,癌症治疗药物的增幅会最大,会增长17%—18%,中国的增长也是预计在15%左右。经过经济的泡沫以后,到2003年以后,生物技术药物走出了连续三年的绝望和无助,特别是一大批抗体药物出现给生物医药带了新的处方,预计在明年或者2010年生物医药会整体形成盈利,这个对世界医药的推动力会相当大。另外一块就是市场全球化,我们从这张表上可以看出,这两年全球化,包括生物医药的增产为医药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强劲的发展。当然,它也有不利的制约因素。总体来看,未来仍然能够保持到5—9%的增长。
  未来五年,它的增长主要还是60%集中在初期的药品保健领域,但是专业治疗领域的市场份额正在增长,一个特别的增长动力就是从现在研究药物审批情况来看,将会有近50个新药会得到批准,另外一个就是印度这两年发展非常快。预计到2010年,整个全球医药市场会达到7600亿。医药行业不断的持续的增长靠的是什么,靠的还是创新,靠的是重磅炸弹药物,这个观点是非常正确的。我们回顾一下近30年来的药物我们都是非常熟悉的,像沙星类的,抗菌药物的出现,抗病毒药物的出现,免疫调节药物的出现,中枢神经药物的出现,从ACE制剂等等,这些重磅炸弹药物决定了医药企业巨头的命运,对欧美制药企业,他主要就是靠的重磅炸弹药物,往往把重磅炸弹药物作为投入市场的手段之一。80年代,重磅炸弹药物主要是治疗型药物,到了90年代逐渐改变成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药物,这个趋势我们现在可能还是处在治疗型药物,未来会逐渐进一步走向一些生物技术的药物。为什么在国外重磅炸弹药物,发明新药的能力对财富的创造的作用那么大,主要还是靠专利权的保护。
  我们院十年前做了一个项目,就是关注重磅炸弹药物,当时定义重磅炸弹药物的时候还有争议,到底年销售额是1亿美元还是2亿美元,现在很明显,就是10亿美元。制剂型药物的发展主要还是靠重磅炸弹药物。跨国药企对重磅炸弹药品种更为倚重。2005年部分重磅炸弹药物销售情况,这些药物有一些在国内都是同步上市的,跟国内的情况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但是逐渐往这个趋势在走。
  我在三年前讲重磅炸弹药物,特别是讲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时候,很多还不理解。现在来看,中枢神经系统药物,销售越来越好。从这块我们可以看看它和重磅炸弹药物有哪些区别,很明显的是看看哪些公司,都是一些巨头公司。从重磅炸弹药物的销售,无论是运作,创新来说都是非常值得可圈可点。2004年,重磅炸弹药物单个品种突破100亿美元,所以说如果一个公司要成为市场引导者,他必须领导市场。
  从全球药品市场来看,从十年前主要还是在欧洲,它的研发,它的销售,十年后到了北美。欧洲制药协会的总裁曾经说究其原因是欧洲制药市场有一个战略性的错误,在十年前欧洲跟美国是差不多的,但是后来欧洲人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他们对于欧洲市场分为两个不同的城市,一个是欧洲各成员国的城市,一个是欧盟的城市,欧共体一体化,他有一个政策,各个国家可以制定药品价,欧盟之间和市场又是可以流通的,有的国家政府为了节约开支就把药品价格定得很低,从现在来看造成了每年10几亿美元的药品销售损失,20亿美元的利润损失,所以创新中心、市场中心逐渐从欧洲返到美国。
  中国应该吸取这样的教训,所以我们说创新,创新对医药来说,是要有条件,有环境的。从整个医药行业的发展,或者它的企业发展来说,可以说是这么一句话,成也新药,败也新药。最近几年由于重磅炸弹药物的开发越来越难,另外有一些重磅炸弹药物又要到期,形成巨大压力,使得整个医药市场的增速开始下降,现在去年又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从1998年的7%,我们最高的增长到2001年的13%,现在又回到7%,这个点是不是会继续下去,还是再会跳上去,就要看这几年整个生物医药,包括其他重磅炸弹药物的出现,因为这几年,品牌药热点销售以后,没有新的热点出现,整个市场还是很难说,是不是会往下走一走。特别明显的是美国市场对增幅贡献力下降,欧洲做得好一点,毕竟美国是大头,美国占了欧洲医药市场的50%。
  美国市场增幅下降的原因有三点,第一,美国现在鼓励使用通用名药,第二,许多重磅炸弹药物专利到期,第三,上市新药数量减少,有潜力的上市新药数量更少。正因为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说M&A也越来越多,但是M&A很好的一点就是提高了市场的集中度。十年前从整个医药行业来看,还不是一个特别成熟的企业,但是到了现在大不一样了。
  国际制药巨头收购兼并的初衷不外乎是三个方面,为了税收因为专利药品到期所带来的公司经营压力,第二,为了消除在新药创新研究中的竞争对手,第三,为了进入一个新领域的某一创新技术,往往是技术起决定性的因素。再看看2005年世界主要制药企业的业绩情况,应该说总的情况还是不错,三家企业下降,两家企业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强生公司成为利润最高的企业。惠氏主打产品取得了35%的增长,其他的重磅炸弹产品也不错,它对成本的管理也是节省了成本。罗氏为什么这几年特别好,他采取了两个方式,第一个,他在2003年底的时候,他把维生素库出卖了,还把OTC卖给了拜耳,这两年他的增长是非常好的。从罗氏股票的走势可以看到它涨了60%。强生取得了505亿美元的良好业绩,它也加强了在医疗器械领域的收购。
  默克业绩下降,面临重大抉择,美国的法律是采用陪审员制度,往往是选择一些文化层次比较低的人去起诉默克,说他的药物对我们产生了什么什么样的伤害,他们最多就是高中生,没有一个是大专以上的,所以默克输了好几场,默克毕竟比较庞大,他的新药也将近要到期,这个对它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它现在也采取一系列的裁员,但是默克仍然有强大的产品储备,它只要渡过这个难关还可以东山再起。辉瑞是全球最大的制药公司,它的主业越来越突出。辉瑞的主打产品占了销售的60%,它有几百个产品,但是它还是靠它的十大产品。辉瑞现在碰到一些困难主要是在它的一些药品的到期,它现在从2006年以后还是有非常强大的产品后盾,他有235个项目在研。辉瑞的强大主要还是通过这几年品牌的运作,销售是越来越强,最近几年辉瑞的收购也是蛮成功的。全球制药市场总结一下,仍然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但是增幅开始下降。处方药占据主流市场,市场份额占到86%,面对市场全球化,研发国际化,未来可能会进行一些分化。重磅炸弹产品的数目增多,对增长的贡献率有望超过50%,随着各国医改的进行,即将专利到期的重磅炸弹药物将成为全球制药企业竞相争夺的焦点。
  国外新药研究动向。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研究模式变化与探讨,还有药品研究的分析与热点。研发费用在制药行业还是很高的,医药本来就是个烧钱的行业,2005年生物制药研发费用估计是513亿美元,这个还是非常高的。强生公司2005年以21%的研发投入增长幅度列第一。研发型制药企业盈利模式就是开发新药、上市促销、投入研发、上市新药,周而复始。各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措施:严格控制医疗保险药品名单,部分处方药改为非处方药,成为自费范围,提高个人支付部分,提倡使用通用名药,降低药价,对医生实行总量控制,药品实行参考定价制度。治疗费用占GDP的比例,一般发达国家占到7%—9%,美国是占到15.4%,美国总共的医疗费用的支出相当于中国总的GDP的总值。从公共支出部分美国是最大的,超过50%,中国最高的时候是60%,一般是50%,现在是60%。药品支出占医疗费用支出的比例,中国现在还是比较高,总的医疗卫生费用不上去的话,药品想上去也是很难的。产品上市是越来越难。医药行业的未来:痛定思痛的时刻到了,新的产品开发模式提供了美好的前景,一切以“疾病为导向”的方式释放分子科学的能量,新方式将转变从被动为主动医药研发过程,以结果为导向的营销将代替大兵团销售人员,新药的分销将需要新的模式,定义新药的先决条件将促成新的业务模式。以前的肺病过去就是气管炎、哮喘,现在更细了,未来更会分得细,使用的药物也不一样。对病人的监测,要对易感人群进行有效的防疫和治疗。目标治疗将成为未来的主要盈利模式。在未来药物开发当中,个性化的药物,改善治疗始终要关注。未来实际上更要建立一个系统工程,你跟医生,跟研发,跟做药品的,做诊断的整个是一个系统的,一个健康产业的过程。基本上世界医药市场的增长,处方就是重点,我们现在中国聚焦在OTC药物。研发基本上还是以小企业为主,研发跟创新对我们来说并不是我们干不了的事情,要做创新还是要先了解市场。肿瘤药在整个药品当中的销售比例跟肿瘤的死亡病人在整个死亡病人当中的比例不相称,有潜力,毕竟现在有几个大的品种,不断的出现安全性的事故,肿瘤药的安全性事故相对来说少一点,对肿瘤的细分越来越细。肿瘤药相对来说,专业的销售理念和原来的销售模式也不一样,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作用机理的药。一些小的企业仍然有很大的机会。
  研发战略的思考。我们搞药一定看我们有哪些武器,还有你在下面使用的情况,现在如果医改要达到覆盖90%的话,这个钱从哪里来,现在的新三座大山大家也看得很明白,这个也是国家要着重解决的问题。中国医药产业发展趋势,第一,还会是持续的增长,第二,医药产业趋向规模化、集约化,中小企业仍然有发展空间,第三,所有制结构趋向多元化,第四,企业更加趋于创新。我们自己始终是觉得中国制药企业搞创新很自卑,国外告诉你中国也可以搞创新,新药创新,这个话是外国人讲的,如果是我们自己讲可能不太喊得响,中国现在有一些独特的优势,现在十一五医药这块就投入了90个亿,投入非常大。制剂是集中创新,我们也有一些非常成功的案例,这个不多讲了。特别是像这一次辉瑞做的胰岛素干粉吸入剂,它就是买的许可权。对于R&D来说是3个P,第一要有眼光,第二个看准的东西要坚持,第三个要成为领先者一定要有实力,另外还有三个P,一个是工艺,一个是专利,最终还是聚焦到产品。
你将成为你交往的对象,成功是一种决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发酵人社区发酵技术论坛,发酵产品,发酵工艺,发酵服务 ( 沪ICP备16030267号

GMT+8, 2025-5-10 00:30 , Processed in 0.253277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