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1-25 10: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录
一、 发酵工序操作要点
二、 岗位技术安全操作法
1. 管路及阀门的试漏
2. 一级种子罐安全操作法
3. 二级种子罐安全操作法
4. 发酵罐安全操作法
5. 补料罐安全操作法
6. 放罐操作
三、 发酵车间岗位责任制度
四、 安全防火和劳动保护
五、 异常现象的处理
六、 中间体质量标准
七、 主要设备的维护、检修、使用与清洗
八、 发酵车间安全生产守则
发酵工序操作要点
机密已删除
岗位技术安全操作法
管路及阀门的试漏
严试要求:发酵生产设备消毒前必须进行试漏,杜绝设备内和外界流通的一切可能存在的空隙通道,发现渗漏应及时通知检修,严试正确,确认严密度可靠,方可消毒进罐。
严试方法:
1、肥皂水法:将压缩空气引入被试设备,空气压力为0.1~0.2Mpa(1~2kg/cm2),设备表面刷上肥皂水以后稍等片刻,有气泡渗出者即为渗漏,(严试时应防止设备温度太高或设备内有液体物料堵塞而造成的误差)。
2、集气筒加水法:主要用于阀门的试漏,将水注满排气的集气筒内,开启罐上各阀门,关闭各阀门的小排气阀 ,然后关闭罐上阀门,开启小排气阀,看视筒内有否气泡翻出,判断其是否渗漏。
严试范围:
罐体:包括轴封,进出料阀,移种补料阀,罐底下水阀,空气分布管阀,取样及冲视镜阀及各阀所属小排气阀。
一级种子罐安全操作法
配料操作
先核对所称取的物料、种类、数量与配方是否相符,在干净的小桶内放入适量水将物料加入,搅拌使之溶解(不易溶解的需加热使之溶解,淀粉无需加热),全部溶解后通过布氏漏斗(加纱布)过滤倒入罐内,剩余的物料倒入盛有适量水的桶内,用棒搅拌,再经过滤倒入罐内,如漏斗中有未溶解或结块的物料,仍须倒入桶内加少量水粉碎,混合后经过滤倒入罐内,最终使物料全部进入罐中。然后,开动搅拌,加液碱将pH调至7.2。
实罐消毒操作
物料配置入罐后,加水至35L左右(一般为罐容积75%左右),盖紧罐盖,开动搅拌,检查并关闭夹层冷却水进、出水阀后,开下水阀,排掉夹套水后,将下水阀关至适度.检查并关闭空气分布管阀、出料阀、取样阀、打开接种口及小排气阀,做好消毒前一切准备工作。
分过滤器的消毒:
1.检查并关闭出气阀和进气阀。
2.缓慢通入细蒸汽,调节分过滤器上的小排气阀,使蒸汽压力逐渐升至0.15~0.2Mpa(1.5~2kg/cm2),保温30分钟。
3.关闭小排气阀和细蒸汽阀,待压力下降至0.1Mpa以下,引入无菌空气,打开各小排气阀,吹干介质,时间30分钟,吹干后保压备用。
分过滤器消毒即将结束时,开启并控制夹套蒸汽阀,物料预热,夹层压力不得超过0.2Mpa,升温至80~90℃后,控制时间30~45分钟,到达预热温度后关闭夹层蒸汽阀。微孔接种口应在70~80℃时用75%酒精棉消毒接种口数次后盖上新橡皮塞并拧紧铜帽。
分过滤器的消毒时间应和夹层预热的时间妥善衔接好,过滤器消毒用汽结束即由分布管,出料管直接进汽升温,调节蒸汽进气阀,使罐温逐渐上升至120℃。
升温至120℃时开始保温,罐压在0.1~0.11Mpa(1~1.1kg/cm2),罐温118~122℃,维持30分钟,罐内液料翻动良好不外溢,蒸汽站使用压力不低于0.2 Mpa(2 kg/cm2)。
到达保温时间消毒完后,先关闭过滤器下端排气阀,再顺序关闭各排气阀,出料空气分布管的蒸汽阀,关闭夹套下水道阀,开启冷却水回、进水阀,冷却料液,待罐压低于过滤器压力时,开空气分布管管阀加入无菌空气保压。
全面检查各阀开闭情况,填写操作原始记录和值班进行书面交接手续。
接种操作
微孔接种:
接前准备:接前30分钟必须检查缸温,使之符合工艺要求(一般为30~32℃),关好操作面附近的门窗及通气设备,尽量减少空气的流通,检查接种人是否已经用酒精和洁尔灭消毒接种口,所接的品种、批号、瓶数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和该生产批号记录。
接种过程:打开并调节进、排气阀,使罐压尽量恒定在0.03Mpa(0.3kg/cm2)后插入针头,插入接种口后,缓慢关小排气阀,升压不超过0.08 Mpa,然后开排气阀,使罐压缓慢降至0.03 Mpa,如此来回数次,使菌液全部进入罐内(若遇不进时,缸压可升至0.1 Mpa,严禁超压,以防孢瓶破裂)。接完后可关小排气,使罐压逐渐回升至0.05 Mpa以上时,拔出针头。接种时应注视罐内液面,严防逃液,若液面难以控制时,可缓慢进行罐压的升降并联系当班长,设法排除。接后即按工艺要求控制并通知分析组取样。
火焰接种:调节空气进、排气阀,使罐压降至适当压力。用酒精棉消毒接种口周围。然后打开接种口,将酒精槽加上酒精并套在接种口上,点燃酒精,将三角瓶靠近火焰打开封口,直接将菌种液加入。加完菌液后,立即将接种口盖旋紧。
看罐操作:
(一)加空气操作法
接种后,应按工艺要求,在规定时间加上空气,先开启进气阀,然后调节排气阀,使流量按梯形上升,且使罐压保持在0.04~0.06 Mpa,这样反复逐步开大进气阀与调节排气阀,使压、流量均达到工艺要求(空气流量一般为料液体积的1.2倍)。如遇空气难加时,可适当提高罐压,严禁闷罐,超过工艺规定加不上空气,应及时向班长和有关人员联系。
(二)控制罐温操作法
正常情况下,当罐温降至工艺要求时,开启自动调节阀。当罐温不符合工艺要求时,应采取夹套蒸汽加热或冷却的方法,加热时蒸汽在夹套内自上而下流动,冷却水自下而上流动,严禁同时开启蒸汽、冷却排水阀造成串流,严格控制阀门开启的大小和时间,操作时人不得离开操作现场。
(三)控制空气流量和罐压的操作
降流量应先关小排气阀,然后再调节进气阀;升流量时应先开大进气阀,然后再调节排气阀,使达到工艺要求,调节流量及罐压时,都应注意罐内液面情况,防止逃液和罐压到0位。
(四)取样操作法
1.生化分析样品:取样前半小时,应开足下水阀,放出管道内残存冷凝水,同时应检查取样阀是否关紧。若有滴漏,应立即通知检修。取样时应缓慢开启取样阀,放出管道内部分料液,配合取样人取好样。取样后立刻关紧取样阀,开蒸汽阀冲洗管道后,关下水阀,再关蒸汽阀。
2.无菌试验样品:取无菌样期间应关好操作面附近门窗及通风设备,取样管道消毒时间不少于15分钟,要求取样蒸汽阀开足,下水阀关小,排气畅通适中,取样时应先关下水阀,再关蒸汽阀,打开下水阀的同时开启取样阀,并调节液流适当,配合取样人取好样,取样结束后冲洗管道同上。
二级种子罐安全操作法
配料操作
先核对所称取的物料、种类、数量与配方是否相符,在干净的桶内放入适量水将物料加入,搅拌均匀溶解后,将物料加入罐中。
实罐消毒
物料配置入罐后,加水至体积(一般为罐容积75%左右)要求,盖紧罐盖,开动搅拌,检查并关闭夹层冷却水进、出水阀后,开下水阀,排掉夹套水后,将下水阀关至适度.检查并关闭空气分布管阀、出料阀、取样阀、打开接种口及小排气阀,做好消毒前一切准备工作。
分过滤器的消毒:
1.检查并关闭出气阀和进气阀。
2.缓慢通入细蒸汽,调节分过滤器上的小排气阀,使蒸汽压力逐渐升至0.15~0.2Mpa(1.5~2kg/cm2),保温45分钟。
3.关闭小排气阀和细蒸汽阀,待压力下降至0.1Mpa以下,引入无菌空气,打开各小排气阀,吹干介质,时间30分钟,吹干后保压备用。
分过滤器的消毒的同时开启并控制夹套蒸汽阀,物料预热,夹层压力不得超过0.2Mpa升温至80~90℃的时间控制在30~45分钟,到达预热温度后关闭夹层蒸汽阀。
分过滤器的消毒时间应和夹层预热的时间妥善衔接好,过滤器消毒用汽结束即由分布管,取样管,出料管直接进汽升温,同时调节蒸汽站阀使罐温逐渐上升至120℃。
维持30分钟,罐内液料翻动良好不外溢,蒸汽站使用压力不低于0.2Mpa(2kg/cm2)。
到达保温时间消毒完后,先关闭过滤器下端排气阀,在顺序关闭各排气阀,出料空气分布管的蒸汽阀,关闭夹套下水道阀,开启冷却水回、进水阀,冷却料液,待罐压低于过滤器压力时,开空气分布管管阀通入无菌空气保压。
全面检查各阀开闭情况,填写操作原始记录和值班进行书面交接手续
移种操作
移种前必须检查种子的菌形状态,检查种子的生长情况和灭菌情况。根据工艺要求控制好种子的出罐标准,不能按作业计划正常出罐时,应及时与当班人或有关人员联系。
接种前2小时填写移种通知单,并通知化验室发酵分析组,取接后或出罐生化样品的时间,出罐前半小时取样,以备取无菌样品。
种子罐移种时,应先将移入罐的空气流量调至工艺要求,罐压调至0.03~0.05 Mpa(0.3~0.5 kg/cm2),罐温应符合工艺要求(一般为35℃左右)。开启搅拌,种子罐移种前应先停搅拌,关排气升压,观察种子液的体积,并做好记录,移种。
移种时应注意被移种罐内液面情况,严禁逃液,不能控制时与当班长或有关人员联系设法排除。
看罐操作:
(一)加空气操作法
接种后,应按工艺要求,在规定时间加上空气,先开启进气阀,然后调节排气阀,使流量按梯形上升,且使罐压保持在0.04~0.06 Mpa,这样反复逐步开大进气阀与调节排气阀,使压、流量均达到工艺要求(空气流量一般为料液体积的1.2倍)。如遇空气难加时,可适当提高罐压,严禁闷罐,超过工艺规定加不上空气,应及时向班长和有关人员联系。
(二)控制罐温操作法
正常情况下,当罐温降至工艺要求时,开启自动调节阀。当罐温不符合工艺要求时,应采取夹套蒸汽加热或冷却的方法,加热时蒸汽在夹套内自上而下流动,冷却水自下而上流动,严禁同时开启蒸汽、冷却排水阀造成串流,严格控制阀门开启的大小和时间,操作时人不得离开操作现场。
(三)控制空气流量和罐压的操作
降流量应先关小排气阀,然后再调节进气阀;升流量时应先开大进气阀,然后再调节排气阀,使达到工艺要求,调节流量及罐压时,都应注意罐内液面情况,防止逃液和罐压到0位
(四)取样操作法
1.生化分析样品:取样前半小时,应开足下水阀,放出管道内残存冷凝水,同时应检查取样阀是否关紧。若有滴漏,应立即通知检修。取样时应缓慢开启取样阀,放出管道内部分料液,配合取样人取好样。取样后立刻关紧取样阀,开蒸汽阀冲洗管道后,关下水阀,在关蒸汽阀。
2.无菌试验样品:取无菌样期间应关好操作面对近门窗及通风设备,取样管道消毒时间不少于15分钟,要求取样蒸汽阀开足,下水阀关小,排气畅通适中,取样时应先关下水阀,再关蒸汽阀,打开下水阀的同时开启取样阀,并调节液流适当,配合取样人取好样,取样结束后冲洗管道同上。
发酵罐安全操作法
配料操作
先核对所称取的物料、种类、数量与配方是否相符,在干净的桶内放入适量水将物料加入,搅匀后直接加到罐中.
实罐消毒
物料配置入罐后,加水至体积(一般为罐容积75%左右)要求,盖紧罐盖,开动搅拌,检查并关闭夹层冷却水进、出水阀后,开下水阀,排掉夹套水后,将下水阀关至适度.检查并关闭空气分布管阀、出料阀、取样阀、打开接种口及小排气阀,做好消毒前一切准备工作。
分过滤器的消毒:
1.检查并关闭出气阀和进气阀。
2.缓慢通入细蒸汽,调节分过滤器上的小排气阀,使蒸汽压力逐渐升至0.15~0.2Mpa(1.5~2kg/cm2),保温45分钟。
3.关闭小排气阀和细蒸汽阀,待压力下降至0.1Mpa以下,引入无菌空气,打开各小排气阀,吹干介质,时间30分钟,吹干后保压备用。
分过滤器消毒的同时开启并控制夹套蒸汽阀,物料预热,夹层压力不得超过0.2Mpa升温至80~90℃的时间控制在30~45分钟,到达预热温度后关闭夹层蒸汽阀。
分过滤器的消毒时间应和夹层预热的时间妥善衔接好,过滤器消毒用汽结束即由分布管,取样管,出料管直接进汽升温,同时调节蒸汽站阀使罐温逐渐上升至120℃。维持30分钟,罐内液料翻动良好不外溢,蒸汽站使用压力不低于0.2Mpa(2kg/cm2)。
到达保温时间消毒完后,先关闭过滤器下端排气阀,再顺序关闭各排气阀,出料空气分布管的蒸汽阀,关闭夹套下水道阀,开启冷却水回、进水阀,冷却料液,待罐压低于过滤器压力时,开空气分布管管阀加入无菌空气保压。
全面检查各阀开闭情况,填写操作原始记录和值班进行书面交接手续。
移种操作
移种前必须检查种子的菌形状态,检查种子的生长情况和灭菌情况。根据工艺要求控制好种子的出罐标准,不能按作业计划正常出罐时,应及时与当班人或有关人员联系。
接种前2小时填写移种通知单,并通知化验室发酵分析组,取接后或出罐生化样品的时间,出罐前半小时取样,以备取无菌样品。
种子罐移种时,应先将移入罐的空气流量调至工艺要求,罐压调至0.03~0.05 Mpa(0.3~0.5 kg/cm2),罐温应符合工艺要求(一般为35℃左右)。开启搅拌,种子罐移种前应先停搅拌,关排气升压,观察种子液的体积,并做好记录,移种。
移种时应注意被移种罐内液面情况,严禁逃液,不能控制时与当班长或有关人员联系设法排除。
看罐操作:
(一)加空气操作法
接种后,应按工艺要求在规定时间加上空气。先开启进气阀,然后调节排气阀,使流量按梯形上升,且使罐压保持在0.04~0.06 Mpa。这样反复逐步开大进气阀与调节排气阀,使压、流量均达到工艺要求( 空气流量一般为料液的1.2倍)。如遇空气难加时,可适当提高罐压,严禁闷罐,超过工艺规定加不上空气,应及时向班长和有关人员联系。
(二)控制罐温操作法
正常情况下,当罐温降至工艺要求时,开启自动调节阀。当罐温不符合工艺要求时,应采取夹套蒸汽加热或冷却的方法,加热时蒸汽在夹套内自上而下流动,冷却水自下而上流动,严禁同时开启蒸汽、冷却排水阀造成串流,严格控制阀门开启的大小和时间,操作时人不得离开操作现场,确认罐温已稳定正常后方可离开。
(三)控制空气流量和罐压的操作
降流量应先关小排气阀,然后再调节进气阀;升流量时应先开大进气阀,然后再调节排气阀,使达到工艺要求,调节流量及罐压时,都应注意罐内液面情况,防止逃液和罐压到0位
(四)取样操作法
1.生化分析样品:取样前半小时,应开足下水阀,放出管道内残存冷凝水,同时应检查取样阀是否关紧。若有滴漏,应立即通知检修。取样时应缓慢开启取样阀,放出管道内部分料液,配合取样人取好样。取样后立刻关紧取样阀,开蒸汽阀冲洗管道后,关下水阀,在关蒸汽阀。
2.无菌试验样品:取无菌样期间应关好操作面对近门窗及通风设备,取洋管道消毒时间不少于15分钟,要求取样蒸汽阀开足,下水阀关小,排气畅通适中,取样时应先关下水阀,在关蒸汽阀,打开下水阀的同时开启取样阀,并调节液流适当,配合取样人取好样,取样结束后冲洗管道同上。
补料罐安全操作法
配料操作
先核对所称取的物料、种类、数量与配方是否相符,在干净的桶内放入适量水将物料加入,搅匀后,加到补料罐中.
实罐消毒
物料配置入罐后,加水至体积(一般为罐容积75%左右)要求,盖紧罐盖,开动搅拌,检查并关闭夹层冷却水进、出水阀后,开下水阀,排掉夹套水后,将下水阀关至适度.检查并关闭空气分布管阀、出料阀、取样阀、打开接种口及小排气阀,做好消毒前一切准备工作。
分过滤器的消毒:
1.检查并关闭出气阀和进气阀。
2.缓慢通入细蒸汽,调节分过滤器上的小排气阀,使蒸汽压力逐渐升至0.15~0.2Mpa(1.5~2kg/cm2),保温45分钟。
3.关闭小排气阀和细蒸汽阀,待压力下降至0.1Mpa以下,引入无菌空气,打开各小排气阀,吹干介质,时间30分钟,吹干后保压备用。
分过滤器消毒的同时开启并控制夹套蒸汽阀,物料预热,夹层压力不得超过0.2Mpa升温至80~90℃的时间控制在30~45分钟,到达预热温度后关闭夹层蒸汽阀。
分过滤器的消毒时间应和夹层预热的时间妥善衔接好,过滤器消毒用汽结束即由分布管,取样管,出料管直接进汽升温,同时调节蒸汽站阀使罐温逐渐上升至120℃。维持30分钟,罐内液料翻动良好不外溢,蒸汽站使用压力不低于0.2Mpa(2kg/cm2)。
到达保温时间消毒完后,先关闭过滤器下端排气阀,在顺序关闭各排气阀,取样阀,出料空气分布管的蒸汽阀,关闭夹套下水道阀,开启冷却水进、回水阀,冷却料液,待罐压低于过滤器压力时,开空气分布管管阀通入无菌空气保压。
全面检查各阀开闭情况,填写操作原始记录和值班进行书面交接手续。
补料操作:
1.接到补料通知后,按规定时间消毒补料,检查并确认补料罐补料阀已经关闭。打开管道排气阀,导入高压蒸汽消毒管道,蒸汽总压力不低于0.35Mpa(3.5kg/cm2)时间1小时。
2.关闭各排气阀,切断蒸汽,同时打开发酵罐上各补料阀保压至补料罐的出料阀处。
3.关闭补料罐排气阀随即打开进气阀和出料阀,将料压入发酵罐内,待发酵罐压下降至0.08Mpa(0.8kg/cm2)以下即关闭出料阀,并重复上述补料操作顺序。
4.关闭发酵罐上补料阀,最后打开补料管道各排气阀,引入蒸汽冲洗使用过的管道数分钟,补料操作即完毕。
放罐操作
发酵结束后,降温至最低,然后检查排污阀是否关闭,打开混合罐进料阀后,再打开混合罐夹套循环低温水(10℃以下)阀门。发酵罐停止搅拌,关小排气,打开出料阀,保持罐压在0.15Mpa左右。打料至混合罐搅拌叶以上,开始搅拌,同时加入吸附剂10%,使发酵温度降至10℃。同时与下一岗位(发酵液离心分离岗)联系,做好分离准备。打开打料泵,混合液打至离心分离机。放罐结束后,冲洗罐内。
发酵车间岗位责任制度
1. 交接班是岗位责任制执行情况的大检查,严格执行口头、书面、现场三交接,交接班原始记录本应认真记录登记不得遗漏,字迹清楚,记录完毕,检查签名。
2. 称料完毕,应先自检,然后专人核对并签名,同时把当班操作和交接记录,本班所接受的生产工艺通知及操作遗留的各项事宜,按本岗位工艺控制范围和使用情况(口头及书面),现场向接班者详细交接清楚,征得接班者同意后,方可离岗下班。
3. 接班者应根据交接班者所提供的内容仔细认真地进行全面检查核对,发现有异议时应及时向交接者提出,发现问题应及时与有关人员联系,弄清情况,接班后即承担本岗位的全部职责。
4. 配料时应严格按配料通知单配,投料前必须先将管道排污阀关闭,然后准备投料。配料结束后应及时记录配料体积以备核查。
5. 消毒后即检查操作原始记录是否完整并核实时间温度等项,消毒后应做好书面记录,发现不正常立即提出或与有关人员联系。
6. 遇种子罐出罐时间离上次取样时间超过1小时以上,应重复取出罐中样品,并同时取下级罐消后样品。
7. 种子罐移种时,确认无染菌后方可移种,移种时须检查移种罐的本身全部样品及其种子系统样品。
安全防火和劳动保护
(一).一般规定:
1. 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和岗位操作法进行操作,确保生产工艺正常进行。
2. 坚守岗位遵守各项制度,贯彻“勤跑、勤看、勤查”的原则,随时观察发酵情况,注意设备运行情况,控制好补料量、罐温、罐压、流量等及其他所有特殊要求的各项工艺参数。
3. 操作者(包括外来实习人员,新工人)须经现场安全教育后,方可上岗。
4. 生产人员或调入新岗位的操作人员须经技术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和调岗安全教育(填表)。
5. 配料操作时应穿戴好工作衣鞋,不准穿拖鞋,配料罐边倒料时应防止跌滑,配料中途异物落入罐中,应及时停搅拌捞出。在配料时上衣口袋内不要放东西。
(二)岗位安全操作规定:
1. 压力容器或设备的开盖或维修,必须先放除压力至0,严禁带压开盖拆阀和用气压顶开罐盖。(压力表一定要正确)
2. 检查并确认搅拌电源已断开,并挂牌方可下罐操作,同时注意跌滑受伤。
3. 消毒操作时必须穿戴工作衣鞋和手套,开启阀门时,必须侧操作,不可迎面或正对阀门阀座,禁止卷起衣袖操作,以防烫伤。
4. 开阀门时,必须事先检查设备阀门的走向是否正确,防止蒸汽、料液、空气引入旁路,放汽口放汽时,应注意放汽口周围有无他人或电器设备,有则应劝其远离或与有关人员联系。应立侧面,绝对避免正面,以防蒸汽冲击伤人。
5. 高温操作时必须保护好罐上各视镜玻璃,严禁汽水冲洗或硬物撞击而引起爆裂。
6. 下罐前,应先将罐用水冲洗,然后拉去电闸,并试开开关以确认断电,罐内再开压缩空气吹一下,方能下罐,下罐时罐外要有一人留下监护,罐内操作人员未出罐前,监护人员不得离开。
7. 一切运转设备不得用手及其他物品触及,以免发生危险。
8. 所有设备不得带病运转,如有异常、异味,应立即切断电源,检查并检修。
9. 运转设备经修理后,试车时应注意运转方向。
10. 机器严禁超负荷运转。
11. 机器运转期间发现电机有起燃先兆,应立即停止。
12. 作清洁时,电气设备不得冲水。
(三).防火防爆:
1. 防爆区域严禁吸烟及携带易燃、引火物品。
2. 进入车间人员严禁穿有铁钉的鞋子,严禁铁器相撞。
3. 严格遵守压力容器的耐压规定,不得任意超压、超温。高温空罐严禁使用冷却水,防止闷罐造成负压损坏设备。
4. 一切易燃物品,不准随意堆放在车间内,如生产上需要应放在指定安全地带,蒸汽管路上不能放置棉纱物件,以防燃烧。
5. 防止容器及管道的跑、冒、滴、漏,以及蒸汽逸发。
6. 所有使用设备应有接地装置,所有电器及照明均应防爆。
7. 室内应配有灭火器具和报警装置,在灭火器材和报警装置周围不得堆放物件。
8. 发生火警应立即报警,后采取补救措施。
异常现象的处理
1. 发酵罐染菌放罐后:于空消前加入罐容量的0.01%~0.02%甲醛溶液,升温至70℃左右,关闭排气,使罐压保持在0.08~0.12Mpa闷罐30分钟,再计算空消保温时间。
2. 种子罐或补料罐染菌放罐后:于再次进罐前加入罐容量0.1%~0.2%甲醛溶液,再加入足量水,直接进蒸汽升温至100~120℃后关闭进气及排气,闷罐1小时以上。进料前应将甲醛水压除后,用水反复清洗至无甲醛气味,方能投料进罐。
3. 凡需放下水道的各类染菌物料不得进入各公共系统管道,必须先加热至90~100℃维持10分钟后,压除下水道,然后洗罐进行各件处理。
4. 突然停电(或停气),确认流量突然下降或罐压突然下降时,立即关闭罐上排气阀,再关空气进气阀,最后关空气过滤器的进气阀。
同时检查分过滤器下水阀关闭是否严密;恢复供电(供气)后,按相反顺序逐一开启以上操作所关闭的各阀,防止罐压至0,或培养基倒流。以上过程中,若发现过滤器压力已跌至0位,或虽没到0位但有培养基倒回的迹象,均应立即和当班班长和车间有关同志联系,罐压及流量恢复正常后,罐上搅拌的电动机应逐一开动,一只罐的电机运转正常后,方能开动第二只罐的电机。
主要设备的维护、检修
发酵工段的主要设备及注意事项:
1.下罐检查:必须填写停电通知单,凭通知单由电工执行停电并挂牌,下罐前应查询电源是否切除(由值班工通知电工执行),查明断电后,下罐人须检查运转部件无人工作后,两次按电源开关按钮确认断电后,关闭罐上出料,蒸汽,补料罐等阀门后,方可下去;下罐后,须有两名检修工配合,插入低压(24v)照明灯,进行检查,一人下去,一人进行监护注视下罐人的操作安全,不能随意离开。
2. 下罐检查的内容为:
(1)轴,轴的磨损程度,凡间隙过大时需更换。
(2)轴托架及拉杆螺丝应紧固,无松动,用榔头敲击拉杆时,拉杆不应在罐壁螺丝上有位移,轴托架不应有上下跳动,否则要更换或修理。
(3)空气分布管及保护板出料管,冲视镜管,罐壁挡板,气挡板,不得损坏,穿孔,摇动或焊接点脱焊,否则要立即纠正。
(4)传动部件检查轴,连轴器,搅拌叶间的联结,搅拌片的联结是否牢固或损坏,用于转动搅拌时,观察上下轴之间的联结是否正常及转动一致。
(5)发酵罐内垃圾及堆积情况,异常应及时向有关人员报告并及时处理。
(6)检查情况应做好记录。
阀门检查修理:
检查各类阀门,必须确认阀门控制的管道内或罐内没有压力,物料等,方可进行,严禁带压操作。
1. 隔膜阀:
(1)橡皮膜必须平滑完整,四周及中心分隔的阀线应平整鲜明,否则更换,阀座必须清洁,不得有堆积或垃圾,更不允许有砂眼或渗漏点,阀盖丝杆上下移动应畅快,手轮旋转灵活,与升降螺母的联结要牢固,否则排除故障。
(2)更换新橡皮膜时,要检查橡皮膜螺丝长短是否合适,不允许太长太短或螺丝与橡皮有相对转动,换新阀座或新橡皮膜后须吃白线以检验与中心隔线是否吻合,否则应加以校正。
(3)安装隔膜阀时,要注意盖座边缘在同一支线上,收紧螺丝时要对角用力,以防止密封失效或阀体破裂。
2. 截止阀
(1)拆截止阀时要注意阀垫是否完整,垫圈、螺母是否齐全,阀座上有无异物,阀垫密合线是否平整,如有异常,应该排除。
(2)修装反白阀要做到:阀垫、垫圈、螺母安装平整、压紧,阀芯与阀杆连接可靠灵活,填料松紧适度,不渗漏,阀杆平直不弯,手轮完整且与阀杆紧固,阀盖六角轮廓清楚,系口平面白漆适度,安装时螺丝紧密可靠。
以上阀门检查修理完毕后应立即关闭,防止差错或事故发生。
夹套试压:
1.进行水压试验,罐内壁经烤干(揩干)后,对夹层进行充水加压。应严格控制不超过0.3Mpa(3kg/cm2),保持10分钟,对罐壁进行检查。
2. 气压试验:须先排清夹层残存水,再打泵升压,其实验压力应严格控制不超过0.3Mpa(3kg/cm2), 10分钟保压后以肥皂水涂各焊缝及可疑点进行检查。
3. 试压检查后,即放去压力,以免发生事故。
几类检查的内容和期限:
1. 常规检查,取样阀(若作出料阀还应加检下水阀)。罐上各橡皮阀检查或更换每批出罐后检查,其他阀门根据使用情况和目前各罐组规定进行检查或更换。
2. 滤反检查:除常检内容外,检查或更换罐上各阀反白、过滤器过滤介质。
3. 染菌检查:除滤反检查外,蛇管及夹套试压检查、染菌罐放罐后检查或经过讨论认为有染菌可疑者。
发酵车间安全生产守则
1. 发酵罐及其附属设备必须严密,做到有漏不进罐。
2. 实消的蒸汽总压力不低于0.35Mpa(3.5kg/cm2).消毒中途遇压力不到要求及时与有关同志联系
3. 同一蒸汽减压站不能同时进行两个罐的实罐消毒。
4. 培养基的消毒应严格控制保温压力、温度、时间力求对应,避免波动确保消后培养基的数量。
5. 消毒结束必须与下叙工序进行口头、书面、现场三交接(包括温度、压力、体积、阀门的开关和设备的保压情况)。
6. 移种操作必须凭种子组移种无菌通知单,方可进行。
7. 生产的总系统设备必须明确专人负责,定期维修和消毒。
大体就这些玩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