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人社区,发酵技术论坛,发酵产品,发酵工艺,发酵服务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09|回复: 0

【转载】批评就是建设

[复制链接]

6560

主题

934

回帖

1万

积分

★★★★

积分
15629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07-2-8 08: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批评就是建设



连岳

苏格拉底死之前,曾经这样调侃雅典的法庭:“我去死,你们活着,看谁更舒服,我只不过是一只牛虻,叮在你们身上让你们痛,让你们不偷懒,你们把我搞死以后才会发现,你们不可能得到第二只牛虻了。”法官们的看法当然不同,他们认为苏格拉底这样一个喋喋不休教坏年轻人的好事之徒,颠覆了国家信仰,任何坚固的概念经他一追问,似乎都变得行迹可疑。

用现在流行的话语来给苏格拉底这个批评家写判决书,那就是他没有“建设性”,只会找别人的碴,像个恶作剧的破坏者。现在的批评家们都没有苏格拉底的自信,当别人一指责自己没有“建设性”时,就觉得自己行径不太光彩,于是原来一些锐利的人物也学着写官样文章,一二三四,虽然但是,以为这样就是在建设。有这样的认知糊涂,广州市委副书记张桂芳才敢说广州的治安被媒体扩大化了,“影响了群众的安全感”;好像孙志纲是被记者们用笔戳死的,用键盘拍死的——原谅我近来一再说到孙志纲,因为我觉得他好像白死了,再不说说,以后他可能会变成了某个副书记嘴里治安恶化的替罪羊,“现在的年轻人,身体太差了,一点都不经打,稍微碰一下就死掉了,群众听到了,一点安全感都没有。”

官员绞尽脑汁推卸责任,这是他们利益最大化的本能,以后还会继续的。可怜的是批评的人也觉得失去了底气,嘴里开始念叨着建设性,行文温柔敦厚了。这都是逻辑不及格的后果,批评与建设很多时候是一回事:批评贪 污 腐 败,就是在建设清明廉洁;批评独断专行,就是在建设民主制度;批评肮脏,就是建设干净。中国人在进化过程当中,膝盖骨衔接出了一点问题,容易腿软,所以批评的声音从来都微弱,还是自我珍惜一些吧,越是尖刻嘲弄就越是有利于社会,这样的批评者多一些,群众的安全感才会加强。

当然,批评的声音有时往往不会让社会更加美好(至少在一个时间段内可能如此),比如原来贪 污一百万,举国震惊,批评到现在,贪 污的胃口更大了,弄个几亿也是平常事。失望的人就说了,你看,批评顶个鸟用!很多批评者在如此质问之下,也是羞愧难当。在我看来,这是逻辑补考不及格的后果,就像一个人发烧去看医生,医生一检查,开出一方药,说,这药退烧挺好用的,美国人吃了会好,欧洲人吃了会好,日本人吃了会好,香港台港人吃了也会好,你吃了应该也能好。可是病人把药单给撕了,说我身体很特殊,我要病好,就得去耍一下猴。这样自然治不好病。如是再三,病人都不听医生的,只想着耍猴退烧,长期下来,不仅病好不了,还成为众人眼里的芙蓉姐姐。多么苛刻的旁观者可能也不敢说“医生有个鸟用!”,只会怪病人糊涂;医生放弃自己的科学素养,跟着病人去耍猴,才是不可原谅的事情。

我们这个社会的媒体人,我们的批评者(如果有的话),还是把自己的批评职责做好,当好咬得痛牛的牛虻。牛虻改行学唱歌,自以为清楚地唱了一句“建设性”,可是别人只听得到一个“贱”字。
你将成为你交往的对象,成功是一种决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发酵人社区发酵技术论坛,发酵产品,发酵工艺,发酵服务 ( 沪ICP备16030267号

GMT+8, 2025-5-3 13:18 , Processed in 0.135509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