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人社区,发酵技术论坛,发酵产品,发酵工艺,发酵服务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59|回复: 1

【转载】巴德年等9位委员关于医疗卫生事业的联合发言

[复制链接]

6560

主题

934

回帖

1万

积分

★★★★

积分
15629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07-3-12 08: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巴德年等9位委员关于医疗卫生事业的联合发言



[巴德年] 我代表长期工作在医药卫生战线上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9位院士委员作联合发言。

建国以来,我国的卫生事业得到空前发展,许多传染病得以控制,性病被根绝,人均寿命、婴幼儿死亡率 等指标都有了明显改善,曾被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银行等机构誉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赞誉中国 只用了世界上1%的卫生资源,解决了占世界人口22%的卫生保健问题。

遗憾的是,时隔20年后,中国的医 药卫生总体水平被WHO排在第144位,而卫生公平性竟排在第188位,全世界倒数第4位。这与我国的大国地 位、与我国飞跃发展的经济状况,以及与我国的国家性质相差甚远,医药卫生事业的严重滞后已成为我国 社会发展的瓶颈。

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淡忘了医药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忽略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
我国政府向世界宣布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承诺,没有兑现。

世界上无论发达国家 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卫生投入列入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科目,姑且不说发达国家用于医药卫生开支均占 GDP的10%以上,就连巴西也为7.9%,印度为6.1%,赞比亚为5.8%,中国只为2.7%。
而且,中国政府的卫生 投入在整个医药卫生总支出的比例,也逐年减少。
1985年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为38.58% ,
1995年为17.97%,
2000年以后只剩下15%左右。
相反,让老百姓自己掏腰包、支付医药费的比例却逐年 增加,
1985年为28.46%,
1995年为46.40%,
2000年以后竟一直接近60%。
其实,贵不贵是一种“感觉”,一 种“心态感受”。只有当自己不得不消费,而自己的经济条件又难以承受时,即刻就感到贵。

老百姓有病看病,是一种不情愿消费,但又不得不消费的极特殊的消费形式。消费多少不是由患者自己决 定的,而是由病情决定,由医院决定。如果像大多数国家那样,病人的医疗费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由医疗 保障体系承担,病人只是去看病、拿药或者动手术,他们就不会感到贵了。

多年来,我国某些部门以“中国国情”为由,宣称中国不会走国外全民医疗的老路,要走一条自己的“改 革路”,走的结果是走到了第188位,走到了老百姓极不满意,并无法承受的地步。
你将成为你交往的对象,成功是一种决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60

主题

934

回帖

1万

积分

★★★★

积分
15629

终身成就奖

 楼主| 发表于 2007-3-12 08: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年10月23日,***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坚持医药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强调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从而指明了我国卫生改革的方向,确定了医药卫生事业的基本属性,为及早解决看病贵看病难这一棘手难题,提供了政策依据,指出了光明前景。

  某些省市政府已开始行动,并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天津市的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已全面铺开,农民的年平均医疗保障金已达130元;南京市已宣布全市所有居民实行医疗保障制度;陕西省政府已把全省的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列入地方事业编制,解除了基层医药卫生人员的后顾之忧,并与李嘉诚基金会一起,逐个装备乡镇卫生院,确保农民兄弟就近看病,有医有药。

  2005年,我国GDP已居世界第四位,2005年比2004年净增国税5500亿。2006年比2005年净增国税超过8000亿,而2005年全国全部医药卫生总支出为6900亿。

  现在的问题是中央财政主要投向何方?是像过去那样,主要投向城市,投向医疗机构,投向大医院,还是面向百姓,让老百姓最大限度地得到国家的关爱,分享改革开放和国家富强的成果。我们主张中央财政主要投向建立健全覆盖全国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包括新农合和城市居民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和运转。地方财政也应当主要投向医疗保障体系、乡镇卫生院的装备、社区医疗服务的装备和人才培训。至于属于国立、公立的大医院,也要加强管理,不得资产流失,确保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和服务质量明显改善。逐渐实行国立医院国家管,公立医院地方政府管,收支两条线,平衡预算,合理收费。

  为了抓紧时间落实胡总书记的指示,让老百姓尽快得到实惠,必须加强领导,提高效率。当前卫生部的职权范围和权威性已彻底地今不如昔。我国政府部门中管人口的不管健康,管医的不管药,管西医的不管中医,管城市医保的不管农村,真可谓政出多门。这样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酿成推逶扯皮、失误和***。为此,我们建议下届政府设置国家人口与健康委员会,统筹管理国家的人口与医药卫生事业,并及早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保健法》。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健康。我们期待并为之奋斗的目标是:我国人口数量适中、人口结构合理、全体国民都享有医疗保障,国家有完整、系统、高效的卫生服务及应急体系,有较好的医疗水平和科研能力,大多数国民身心健康。

  中国人有能力解决吃饭问题,中国人也有能力解决人口与健康问题。一个强大的国家,一个世代健康的伟大民族,一定会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责任编辑:王伟)
你将成为你交往的对象,成功是一种决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发酵人社区发酵技术论坛,发酵产品,发酵工艺,发酵服务 ( 沪ICP备16030267号

GMT+8, 2024-6-1 09:12 , Processed in 0.202902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