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人社区,发酵技术论坛,发酵产品,发酵工艺,发酵服务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779|回复: 14

有没有朋友做过抗生素二级发酵的啊?

[复制链接]

25

主题

167

回帖

624

积分

★★★★

积分
624
QQ
发表于 2007-5-5 17: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教一下做过抗生素二级发酵的前辈,做抗生素二级发酵有什么优缺点,应该要注意什么问题。
我现在在做的品种是土霉素。在传统的三级发酵中,二级种子长得很快,在二级种子培养的中后期,菌株可能已经接近发酵的阶段,所以我想尝试做个二级发酵。
不知道有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的前辈,指点一下;或者有这方面看法的朋友给我一些建议吧。
谢谢!
当坚持成了习惯,信念成了口头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92

回帖

197

积分

准☆☆☆

积分
197
发表于 2007-5-5 19: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肯定要注意无菌问题了!因为你放大培养的级数越多,染菌的几率就越高!必须加大对消毒人员的管理考核力度!尤其是他们的检查强度!优点就是你可以减少你的一级种子罐接种量!可以将最容易染菌的几率降低!二级种子你还得注意特别是要把握好你的移种标准问题!这样可以节省你在发酵罐里的菌丝生长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167

回帖

624

积分

★★★★

积分
624
QQ
 楼主| 发表于 2007-5-5 20: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一般是不是得加大点接种量呀。
还有就是培养基的配方问题该怎么去调整那,把发酵配方和原来二级种子配方揉和一下,还是还按照原来的发酵配方做呢
当坚持成了习惯,信念成了口头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76

主题

5878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将我的知识与大家分享

Rank: 8Rank: 8

积分
12363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终身成就奖优秀斑竹奖宣传大使奖

QQ
发表于 2007-5-5 22:3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验室可以按照你的思路进行,但是在试验之前,考虑一下车间设备情况,看看一级种子的体积够不够发酵用.许多情况下,企业是因为种子量不够才进行扩培的.
你试试将二组种子的配方作一级种子的配方.一般情况下发酵前一级种子的配方应该与发酵接近.
欢迎关注发酵人自己的微信号: comefajiaore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90

回帖

242

积分

★★★

积分
242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07-5-8 10: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以前抗生素生产发酵用的是二级发酵,直接用孢子给种子罐接种,一般种子罐30-50h小时就长好了,而且菌丝量足。
现在我们又要生产一种新的抗生素,用的是三级发酵,一级要2天,二级要1天,所产菌丝才能满足接种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683

回帖

200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04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QQ
发表于 2007-5-9 19: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1、不管是几级发酵,种子都是为扩培用的,所以多级发酵应该可以减少发酵级数,但是要注意种子量的多少
2、种子培养基是以有利于种子的生长为基准的,不苛求对发酵产物的影响,但是要考虑对发酵产物的诱导;发酵培养基是以有利于发酵产物为基础,同时兼顾菌体的生长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扣扣:894401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主题

1088

回帖

3088

积分

超级版主

QQ80909698,QQ群651027

Rank: 8Rank: 8

积分
3088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7-5-9 21:5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原来做的一个品种不同的厂家有3级发酵和4级发酵,和其他厂家交流时主要考虑到
1发酵级数越多,菌种退化的可能性越大,染菌的几率越大
2发酵级数越少,越有利于生产工艺过程的控制,可减少电力和原材料、蒸汽的消耗。节省人力。减少因种子罐生长异常而造成的发酵波动。
3有些品种发酵级数较多,与其菌种特性(孢子发芽及菌丝的生长繁殖能力)、培养基种类和配方有关。不得不扩大级数,使发酵罐有足够的杰种量。
我觉得你需要进行配方的重新调整和移种时机的重新定位,当然接种量要保证,一切以生产作为检验的标准。最好能在摇瓶或小罐进行试验再在大生产进行试验。
QQ80909698,QQ群651027,学习1群,问题请论坛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167

回帖

624

积分

★★★★

积分
624
QQ
 楼主| 发表于 2007-5-14 13: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恩,谢谢几位朋友的建议,对我有挺多的启发。
现在做了一次二级发酵,效果不是太好,估计是培养基不太合适。
现在在做的是培养基配方的调整和移种时机的考察。
培养基配方想做一个碳氮比的正交,但是由于发酵罐有补料的工艺,所以摇瓶配方中的碳源大大超过罐上配方,不知道这个应该怎么去做调整。就算选好了摇瓶的配比,又如何怎样根据摇瓶配方去指导罐上的配比呢?
当坚持成了习惯,信念成了口头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0

主题

934

回帖

1505

积分

★★★★

积分
1505
QQ
发表于 2007-5-15 08: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hq0250

我同意你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00

回帖

122

积分

准☆☆☆

积分
122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7-6-7 00: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培养基配方想做一个碳氮比的正交,但是由于发酵罐有补料的工艺,所以摇瓶配方中的碳源大大超过罐上配方,不知道这个应该怎么去做调整。就算选好了摇瓶的配比,又如何怎样根据摇瓶配方去指导罐上的配比呢?
是啊,有没有高手知道啊?
三人行,必有我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发酵人社区发酵技术论坛,发酵产品,发酵工艺,发酵服务 ( 沪ICP备16030267号

GMT+8, 2025-5-9 10:09 , Processed in 0.871516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