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人社区,发酵技术论坛,发酵产品,发酵工艺,发酵服务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867|回复: 22

谷氨酸发酵的问题,请高手进来帮忙

[复制链接]

2

主题

5

回帖

23

积分

新会员

积分
23
发表于 2007-6-19 19: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好,想请教个问题。
我们公司谷氨酸有两条生产线,所用原料几乎完全相同,5月下旬之前,生产相当的稳定,各项指标都很好。5月下旬开始,第2条生产线出现波动,发酵所需生物素不断上调,现在远高于第一条生产线。而且个别罐仍表现出生物素缺乏的现象。产酸率由原来的11%以上降到现在的9%以上。5月6月之交,第2条生产线出现大面积染噬菌体。6月初经过全面治理,染菌基本得到好转,但仍有一个发酵罐连续染噬菌体,原因怎么也找不出来。现在第二条生产线生物素用量还是远高于第一条,产酸越来越差。我们用的种子是棒状杆菌,发酵6-10小时镜检菌体变圆点状,转型很差。个位分析下看怎么回事。

评分

参与人数 1 +1 收起 理由
细履平沙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76

主题

5878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将我的知识与大家分享

Rank: 8Rank: 8

积分
12363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终身成就奖优秀斑竹奖宣传大使奖

QQ
发表于 2007-6-19 20: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是菌种的问题.一般两个车间的原料应该没有不同,人员变化不会有这样的影响.设备的影响也不会如此突然.气候应该同时影响两个车间,所以解决办法是用另外一个车间的种子在罐上试试.不过最好用摇瓶进行一下对照实验,包括无菌检测.先通过摇瓶试试有没有差异.
解决染菌问题我给一个建议:先消好那个染菌罐,然后空白培养到能够证明不是消后的问题,然后再接种,这样无论染与不染都将问题缩小了范围.
欢迎关注发酵人自己的微信号: comefajiaore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101

回帖

273

积分

★★★

积分
273
发表于 2007-6-19 22: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生物素是指生物氮素吗?我分析一下,谈自己的看法啊!第二条线还是噬菌体的染菌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101

回帖

273

积分

★★★

积分
273
发表于 2007-6-19 22:4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小心没说完就发出了,治理后就有一个罐染噬菌体,工业上据师傅说染噬菌体是最严重的染菌问题,就菌种着块说是眼要彻底治理的,甚至换种,有染噬菌体的罐问题就不容忽视!生物素消耗大就是噬菌体潜在的信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

回帖

23

积分

新会员

积分
23
 楼主| 发表于 2007-6-20 10: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用的菌种是一样的,而且第二条生产线的设备比较新,生物素就是维生素,我们用的是维生素b类,罐体积是320立方的 ,价值在20万左右,领导不会同意做空白培养的,如果和噬菌体有关的话,为什么平板上没有噬菌斑,镜检除形态不好外没有异常。罐上表现耗糖耗氨偏低但又不是很低,产酸速率很低,中后期乳酸高的要命,有几罐试着把生物素慢慢降下来,可是效果更差,哎,小弟都愁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主题

408

回帖

23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7

社区居民终身成就奖

QQ
发表于 2007-6-21 10: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检查水解糖,看里面的焦糖是否含量较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

回帖

23

积分

新会员

积分
23
 楼主| 发表于 2007-6-27 09: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生产又好了起来,公司请来了具有“南冯北于”的发酵泰斗于信令教授,听了他的分析和讲座,收益非浅啊。各位的分析也很独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主题

408

回帖

23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7

社区居民终身成就奖

QQ
发表于 2007-6-29 08: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否告诉我们最后的处理措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

回帖

23

积分

新会员

积分
23
 楼主| 发表于 2007-7-13 17: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分析的结果是可能与感染噬菌体有关,前兆是生产出现波动,菌体对生物素的要求越来越高,可能是发酵后期染的啊,我们的平板最后一个是放罐前2到4小时取的,所以可能导致我们未及时发现.慢慢出现了感染时间前移才发现了,于教授来时已经经过综合治理.但生物素太高导致生产不好,大家都知道了就是不敢降,怕降了生产更差.老于的措施就是让狠降生物素,发酵才有所好转.但现在又受到高温影响一直无法恢复到以前的水平.我感到我们的公司生产太粗放了,还自称行业老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211

回帖

466

积分

准☆☆☆☆

积分
466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7-8-7 17: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温是一定要考虑的原因,原料也要考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发酵人社区发酵技术论坛,发酵产品,发酵工艺,发酵服务 ( 沪ICP备16030267号

GMT+8, 2024-4-29 21:42 , Processed in 0.244707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