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6-10-3 07: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培养基配制操作和灭菌的不同,会导致批间差异,这个差异会在渗透压上表现出来.
在动物细胞培养基中测定的较高,而在微生物培养基中一般不进行测量,而用其它方法来检查批间差异.
渗透压指的是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一种吸水力量,其大小取决于溶质颗粒 数目的多少,而与溶质的分子量、半径等特性无关.真溶液具有四个依数性质,即渗透压,沸点上升,冰点下降和蒸气压下降。在理论上,这四个依数性质均与溶液的重量摩尔浓度成正比。美国药典27版附录中,对渗透压摩尔浓度作了全面的改写,不仅给出了渗透压和渗透摩尔浓度的定义式,而且对其涵义也作了详细而准确的阐述。
1、标题由Osmolarity改为Osmolality and Osmolarity
2、详细阐述了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Osmolality(ξm)和Osmolarity(ξc)
3、指出溶液的渗透压摩尔浓度(ξm)可由溶液的冰点下降方便而精确地测定。
4、渗透压(体积)摩尔浓度(ξc)不能由实验直接测定,仅可由溶液的摩尔浓度作大致的估计,其准确的ξc只能由实验测定的ξm经适当计算后求取
1000ξm
ξc=
1000/ρ+Σwivi
式中ρ为溶液的密度
wi为第i种溶质的重量(g)
vi为第I种溶质的偏微比体积(partial specific volume,ml/g)
所谓偏微比体积是指加入1g溶质溶解后所引起的溶液体积的变化。
5、由于正常人血液的ξm值约在285~310mOs mol/kg之间,所以附录中只给出了100~700mOs mol/kg共7种校正仪器用标准溶液的配方,并附相应的冰点下降值。
6、强调校正仪器必须采用二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