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5-29 16: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 页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肉鸡饲料中含0.6-1.2%的抗营养因子植酸。导致饲料中的多种养分消化率降低。饲料中
添加合成的氨基酸问题就更突出。植酸在消化道还与消化酶结合使活性降低,成为限制生
长的主要因素。植酸含有大约28%的磷,一旦被植酸酶水解后就释放出来,能全面提高多
种营养成分的消化率;
4) 降 低 动物粪便中磷的含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动物粪便中的粪泄入水源会造成
水的磷富化,植酸酶的应用可以大大缓解污染程度,减少量达25-65%c
5) 提 高 蛋白质和氨基酸消化率:植酸可以络合蛋白质,抑制消化道蛋白水解酶的活
性。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就可以分解被植酸络合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并终止植酸对其他消化
酶的抑制作用,从而促进氮的消化和吸收。Batterham(1992)和Mroz等(1994)对猪的实
验表明,植酸酶可以提高蛋白质消化率2-12%a Yi等人〔1996)发现。玉米一豆粕日粮中
添加750单位/Kg植酸酶,可提高火鸡苗对氨基酸的消化率,而且日粮蛋白质水平越低,
提高程度越大。Farrell和Martin (1995)在以米糠为基础的雏鸭日粮中添加植酸酶,也
观测到植酸酶可提高氨基酸消化率的事实:
6) 提 高 动物的消化机能:早在1977年Rojas和Scott就报道了肉仔鸡棉籽饼日粮
中加植酸酶可明显提高消化机能。悉尼大学的肉仔鸡实验中,在小麦一高粱一米糠一豆粕日
粮中添加植酸酶,日粮表观代谢能提高了9%。主要原因可能是植酸酶消除了植酸对下列
物质的抑制作用 1)蛋白质、脂肪和淀粉 2)消化酶如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胰
蛋白酶。
可见 , 日 粮中添加微生物植酸酶不仅可以促进磷的吸收,还可以提高钙、锌、蛋白
质和氨基酸的利用率。饲料工业对微生物植酸酶的认识和接受,不仅取决于它的作用效果,
还决定于植酸酶的价格、产品稳定性和易操作性。植酸酶能否取得和添加无机磷一样的经
济效益,决定于植酸酶的额外效应,特别是可促进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利用方面。如果在综
合评定时考虑后两个因素,植酸酶的经济效益将更明显.综上所述,使用植酸酶促进营养
物质的利用,降低磷排出,减少环境污染的潜力是巨大的。因此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提
高畜禽业生产效益及降低植酸磷对环境的污染有重要意义。但是,植酸酶到目前为止并没
有在饲料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主要原因在于:1,植酸酶在天然材料中的含量太低,
难以大量生产,生产成本昂贵:2,植酸酶的抗逆性,尤其是热稳定性不能完全满足饲料
及饲料加工的要求 }ol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新
途径,植酸酶的基因工程研究已成为世界性的研究热点[al
1.2植酸醉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在营 养 型 饲料添加剂中,酶制剂是近年来各国研究人员和企业最为关注的新领域,都
期待着出现安全、环保、高效和经济性能优异的新产品。1999年植酸酶全球销售额为全
部饲料酶制剂的49%.在德国和荷兰,超过90%的猪鸡饲料添加了植酸酶。
开发 植 酸 酶的原因只有植酸。早在1915年Anderson提出天然植酸磷利用率不同于
化学分离纯化产品的一个可能原因是饲料成分中存在水解植酸磷为无机磷的酶— 植酸
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页
酶 ,并对植酸酶的来源、理化特性及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从而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广泛关
注。 McCance(1944)及Mollgaard(1946)报道小麦、黑麦、黑小麦中具有较高的植酸酶活
性。 Courtois(1945)、Courtois(1950)研究表明,植物植酸酶对植酸磷具有专一性。
San dergrin( 1948),M attson(1947)曾阐明,这种酶较窄的pH值范围内具有活性,但从
其作 用条件看这种酶在动物消化道中是有活性的。Nelson( 1968)对植酸酶的研究指出植
物植 酸酶活性似乎不够稳定,而且提取纯化有一定难度。Neson(1968)首次发现无花果曲
霉能 产生植酸酶,体外实验时这种植酸酶能水解豆粕中97%的植酸磷。此后,植酸酶的研
究开 始转入微生物领域。Shieh等(1968)对生产植酸酶的微生物进行了大量筛选,结果
表明 大量的曲霉菌群能产生胞外植酸酶,而由土壤分离物无花果曲霉NRRL3135能产生最
大的 酶活性。YamadaK 等(1968)由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培养纯化得到植酸酶
制剂 ,其最佳pH值为4.5,最适温度为700C,N elso。等(1971)首先研究表明,将来自
无花果曲铆勺纯植酸酶制剂添加到鸡的玉米一豆饼日粮中可有效地分解植酸磷。不过由于
当时 植酸酶制剂的生产和实际应用与无机磷相比费用高的多,从而未能应用于饲料中。
近年 来 , 随着发酵工业和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采用
DNA 重组技术使微生物产生植酸酶活性大幅度提高,大大降低了植酸酶生产成本,从而使
之得到广泛应用。植酸酶现已成为饲料酶制剂研究的一个热点,尤其在一些畜禽饲养密度
大、环境污染严重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芬兰、荷兰、法国、瑞士等。许多科学家对这
一课题很感兴趣,欧洲、北美和其他地区对此的兴趣也与日俱增。在自80年代中期,欧
洲就致力于寻找全面解决无机磷污染的方案。而直接的动因是即将在原欧共体成员国实施
的环境保护议会指引(Council Directivegl/676/EEC)。核心内容之一就是限制养殖业
的磷排泄量,荷兰首当其冲。直到80年代后期,荷兰Wagningen大学克隆植酸酶基因出现
突破,才有了商业开发的可能。德国巴斯夫极为重视饲料添加剂领域。30年来,以优质
的产品和对营养学深入的研究及认识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此时巴斯夫和荷兰的
Gist-brocades (DSM的前身)都意识到了植酸酶的潜力,共同开始集中研究进行商品化
开发。率先利用基因转移技术,于1990年首次成功地用Aspergillusniger工业化规模生
产商品植酸酶。同年获得欧洲饲料添加剂管理机构的全面批准认可,陆续在荷兰、德国等
欧洲市场以酶他富(Natuphos)为商品名上市。1994年起在世界各地市场全面供应酶他富。
从这时起,各国以大学、研究所和各类商业研究机构为主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开
始了大量的研究。我国姚斌等(1998)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获得了高效表达、生产植酸酶
的基因工程酵母,其植酸酶的表达量较天然的植酸酶产生菌黑曲霉高3000倍以上,有望
实现植酸酶的产业化生产。目前用于工业生产植酸酶的微生物主要是曲霉,如无花果曲霉
(A.f lcuum)和黑曲霉(A.n iger),无花果曲霉的植酸酶已经得到分离纯化。黑曲霉的桔醉
酶基因已经克隆和高效表达。Pen J等(1993)还将带育黑曲霉植酸酶基因转入烟草种子
中得到转基因种子,可作为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植酸酶占成熟种子可溶性蛋白的196),
用以喂仔鸡,生长速度快,其效果和添加真菌植酸酶或无机磷相当。
从cattail Typha latifolia花粉中分离纯化到一种新型植酸酶,
Akira Hara等(1985)
在PH8.。时活性最大,
第4 页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对植酸具有专一性,能将50%植酸降解,以肌醇三磷酸为终产物,具有产物专一性。
自发 现 植 酸酶作用之后,研究最多的是植物和微生物内植酸酶(见表1.1, 1 .2)。由
表中可见,多种植物、微生物中含有植酸酶,由于酶源不同,酶的活力也不一样,且分子
量有很大差异,如玉米内的植酸酶分子量为76kDa,而无花果曲霉的植酸酶分子量为
85-100kDa:不同来源的酶其最适pH和温度也不相同,植物中植酸酶最适pH较窄,一般
在4.8-6.0之间,而微生物中植酸酶的最适闭范围较宽,一般在2.5-6.0之间,同一菌
株中往往有同功酶存在,且同功酶的最适pH有所差异,如无花果曲霉中就有最适pH为
5.。、4.0, 3。的3种同功酶。金属离子及某些对金属离子有络合作用的物质对植酸酶活
性有一定的影响,一般Ca''和19n2.对酶活性有一定促进作用,Cat'r使酶活提高120%0酶
的抑制因子各不相同,Z丫,Fe",Cd ",ED TA,,Vg'等对不同来源的酶有不同的抑制作用rzao
表 1. 1 植物 内 植 酸 醉 的 研 究 情 况 表
Ta bl el .l C ha ra ct er s of p hy ta s e in p la nt
Source Optimal pH and
Te mp
Km and Erfector
characters
WPheat PH5.15 550C
PH5. 2
Mg- '0. 00 2mo 1/ L
Phytate, P-chloromercuribenzoate and F
So Jy
Bu lr u sh
Co r n
Sperat wheat
pH4.8 600C
pH8. 0
pH4.8
PH6. 0
55'C
45'C
0.3 X 1 0'mol/L
0. 15mmo1/L
2.4 X 1 0-'mo1/ L
1.7 X 1 0'mol/L
11 7umo1/L
40 0u m ol/L
在我国,植酸酶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90年代以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基本上没有开
展。直到九五攻关才对此立题研究,但到现在为止,在我国还没有实现产业化。目前,我
国有几家单位正从事植酸酶的研制和开发,四川联合大学生物工程系徐柳等(1995)从泥
炭中筛选出了几株具有植酸酶活性的菌种。山西大学生命科学系褚西宁等(1995)首次分
离到一种产植酸酶的青霉菌— 灰变青霉(Penicillium Ganescens),此菌产酶效果较
好,对植酸酶进行部分纯化后,理化性质研究表明:该酶最适pH为5.3和3.5,最适温
度为60"C,K m=1.10 X1 0-'mol/L,Ym =2.3m M/h,Mg -',N aF,N aND:和EDTA等对此酶无抑制作
用.而Cu'',Zn ',Mn"',Fe "等则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变灰青霉固态发酵的初步研究表明,在
280C 恒温培养6天后,植酸降解可达90%,无机磷含量由0.13 %增至0.57%,用4%CaCl2.21 1,0
水溶液抽提固体发醉物,植酸酶活性可达3.12 U/g干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和畜牧兽医研究所(1996)用无花果曲霉研制出无花果曲霉“植酸酶SY-03",去植酸效
果研究表明:"SY-03”处理脱脂米糠、豆粕、菜粕、玉米、小麦鼓,可分别解除这些底物
中49.35%, 46.25%, 36.63%, 47.27%, 41.51%的植酸,同时每克基质可释放出无机磷分
别为2023, 1750, 1600, 1214, 1388 p g.楼洪兴等(1995)将这种酶制剂用于肉仔鸡的
实验证明,虽然活力不够高,但亦能部分代替无机磷。['61,
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5页
表1.2微生物内植酸醉的情况
Table 1.2 Characters of phytase in microorganism
Source Optimal pHand
Te mp
Km and characters Effection
Aspergillus terreus p [14. 5, 7 0'C pHl .2 -9.0
Aspergillus niger Activity 2,lu/ml
A7c.912
Aspergillus ficuum Activity l.lu/ml
尸泞1016
Aspergi11us ficuum 58℃ activityl0.5u/ml
VRR13135
Km40 u mol/L
Aspergillus几cuum pH5.0 ,4 .0 ,3 .0 26 51,m ol/L 翩85-100kDa
Aspergillus Ficuum PH6.0-6.5.60℃ KmO.5M 1, Ca" ,F e ", Cu ",Z n", Fe''.'-Mn
爪。1/18.7u/mg
Vatton-77 pH 5. 3$ 03 .5 ,600C Kml.IOX10-'mol/L ED TA ,Z n' ', C d" , B a "', C u-',
Fe"', Al"
Penioillum canescensp 30'C士1 activity45.0u/g Mg ", N a P, N a NO ED TA, C. -',
目前 国 内 外的研究多集中在分子构建阅、酶学性质、菌种筛选等方面,即使研究发酵
多数也以黑曲霉为研究对象,相对而言,研究基因工程菌毕赤酵母为表达系统的则很少,
只讨论了几个甚至是单一参数对发酵的影响。为此本实验从酵母发酵的细胞特性调节为中
心注重全面研究细胞代谢多参数相关特性,来提高产量。
1.3表达系统的构建
本课题采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作为生物反应器高效表达了来源于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