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人社区,发酵技术论坛,发酵产品,发酵工艺,发酵服务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44|回复: 7

关于代谢流发酵罐的思考

[复制链接]

2676

主题

5878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将我的知识与大家分享

Rank: 8Rank: 8

积分
12363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终身成就奖优秀斑竹奖宣传大使奖

QQ
发表于 2008-7-12 15: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游客,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10 才可浏览,您当前积分为 0
欢迎关注发酵人自己的微信号: comefajiaore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2

回帖

64

积分

准☆☆

积分
64
QQ
发表于 2008-7-13 20:32:2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阶段在实际大生产中很难实现吧,溶氧是最简单的了,一个点的总费用也在4万多吧,计算一个呼吸商也得投资10万吧,发酵液粘度10万下不来吧,现在我想找一个在线测糖的好设备都找不到,上一套近红外设备倒是能解决不少参数的在线测量,但是100万的价格真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好像只有吉林敖东上过一到两套。所以测量问题解决不了,后续什么工作都不好开展。

那位大侠谁有好的解决方法?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76

主题

5878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将我的知识与大家分享

Rank: 8Rank: 8

积分
12363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终身成就奖优秀斑竹奖宣传大使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7-16 16: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客,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10 才可浏览,您当前积分为 0
欢迎关注发酵人自己的微信号: comefajiaore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480

回帖

17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8

社区居民终身成就奖

QQ
发表于 2008-7-16 17: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代谢流发酵罐的提法有些超前,离运用到生产中还有很长时间,要等到各种检测器材的精度和价格达到人们认可的程度,还有就是有很好的代谢工程和生物化学理论,达到对发酵过程的量化;
这就需要专业人才的努力来推动发酵产业进入新时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76

回帖

165

积分

准☆☆☆

积分
165

社区居民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08-7-16 22:3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在日常的生产试验中,我们已经简单地在根据产物的代谢途径对工艺条件和原料进行调整,做出验证或者兑现象进行解释,这也算是简单的代谢刘分析吧。但是,由于硬件和软件上的不足我们无法作出其量化的结果,去指导试验。斑竹所说的代谢流分析,其实要求最高的还是对于硬件(在线和离线)。目前国内能够达到做到代谢流量化的实验室应该没有太多吧。
    其次,发酵过程中得到的数据越多固然越好,但是我们更需要得到的是一些更具有代表性的,真实准确的数据。实验中往往我得到过一些数据,但有时互相矛盾,或者关联性不强,无法解释现象,这与我们得到的数据少有关,但同时我也对于一些数据测定的准确性和代表性怀疑。
   再次,由于目前的硬件 加上发酵理论知识的不完善,发酵代谢流其实很难只是凭借代谢物的分析就能解决,如果结合从关键酶基因的表达转录,酶活分析(很多文献有过报道,但是对于其数据的真实准确性,以及能否代表细胞内活性表示怀疑),通过三维的数据比较,去伪见真,这样可能能够 真真的做到代谢流分析。如果真正做到了,我想发酵代谢的理论和实践都会有很大的进步。(哈哈,随便侃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76

主题

5878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将我的知识与大家分享

Rank: 8Rank: 8

积分
12363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终身成就奖优秀斑竹奖宣传大使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7-17 13: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客,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10 才可浏览,您当前积分为 0
欢迎关注发酵人自己的微信号: comefajiaore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回帖

2

积分

新会员

积分
2
发表于 2009-3-5 19: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我开始还在怀疑,现在明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76

主题

5878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将我的知识与大家分享

Rank: 8Rank: 8

积分
12363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终身成就奖优秀斑竹奖宣传大使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7-27 22: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相信目前还是相当一些生产上的技术员还没有用到代谢流分析。说明我们还没有认识到这一技术的重要性。
欢迎关注发酵人自己的微信号: comefajiaore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发酵人社区发酵技术论坛,发酵产品,发酵工艺,发酵服务 ( 沪ICP备16030267号

GMT+8, 2025-5-9 07:43 , Processed in 0.512450 second(s), 2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