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人社区,发酵技术论坛,发酵产品,发酵工艺,发酵服务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768|回复: 19

发酵过程中泡沫导致溶氧升高的原因分析

[复制链接]

46

主题

204

回帖

29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7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2-9-1 13: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O(电极读数)=供氧(实际溶解氧)-菌体耗氧,由于在前期和后期菌体的活力变化趋势不同,耗氧也不同,故分类讨论。
发酵前期:起泡时,气液接触面积增大,Kla增大,发酵罐相对供氧能力(指溶解氧)上升(经讨论,这种说法不正确,因为起泡是不利于氧溶解的,搅拌后起泡被打碎才能增大气液接触面积),DO增大;另外“电极被泡沫包围,测量的是泡沫里面的氧含量,泡沫里面是空气,所以偏高”也有一定道理。此时菌体的耗氧虽在增加,但趋势小于起泡导致的溶解氧增加的趋势,从而电极检测的DO上升;加消泡剂时,泡沫破碎,放出空气(大于二氧化碳的释放)像增加了通气量(溶解氧增大)的效果,导致DO短时上升,这是主要原因。其次,消泡剂对菌体来说是有毒害的,可能影响菌体代谢耗氧。从而DO短暂升高,但此时菌的代谢耗氧是旺盛的,不久就会表现出DO下降。
       发酵后期:起泡时,溶解氧增加,菌体耗氧在减小,DO一定上升;消泡时DO先短暂升高的原因同上,对于随后的DO降低,虽然菌体耗氧在减慢,其减小程度可能不大,表现出DO下降,但后期的下降不会像前期那样剧烈。
       所以,发酵前期DO升高,主要分析泡沫,另罐压升高等;后期则还有菌体活力下降的原因。
       这个规律对于部分小试、中试发酵罐适用,但第大罐可能不会有这种现象,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各位看看解释的哪里有毛病,望指教!!!

       给个精华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 +2 收起 理由
三可 + 2 要精华得有真凭实据。把起泡——消泡剂——溶氧平稳的曲线上上来再说。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42

回帖

184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48

社区居民终身成就奖特殊贡献奖

发表于 2012-9-1 14: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76

回帖

165

积分

准☆☆☆

积分
165

社区居民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2-9-1 16: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认为起泡时,气液接触面积增大,Kla增大,发酵罐相对供氧能力(指溶解氧)上升这种解释是正确的,比较能解释罐上的现象。加入消泡剂消泡后,do的下降较为明显,降低了气液接触面积,造成溶氧下降。大罐表现的非常明显,那些过程消泡过量,造成液面无泡的罐批中后期溶氧一般跌零,造成发酵代谢的异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5

回帖

44

积分

积分
44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2-9-1 18: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说法 楼上的有实际经验吗 希望能仔细讲一下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596

回帖

2490

积分

★★★★

积分
2490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终身成就奖特殊贡献奖

发表于 2012-9-2 08: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起泡是不利于氧溶解的,搅拌后起泡被打碎才能增大气液接触面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1076

回帖

2655

积分

★★★★

积分
2655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12-9-2 09: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经验,起泡时必伴随着溶氧的蹿升;加消泡剂时没有观察到溶氧先上升后下降的现象,都是立即下降,除非溶氧值超过变数器读数上限。
大肠杆菌、毕赤酵母观察到的现象均如此。普通酵母应该也是,很多年没有做普通酵母了,没有例外的印象。
莫问收获 但问耕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1076

回帖

2655

积分

★★★★

积分
2655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12-9-2 09: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谁有尾气分析的?给个起泡消泡全过程的数据吧。

记得在教科书上,氧在膜间的传递,并不考虑膜是否是稳定的。
稳定的膜:1、提高氧传递面积(泡沫多),2、降低起泡内气体的交换速率,使起泡内的氧分压降低。
加消泡剂后,小泡迅速破碎并形成大泡涌出液面。除非变化的膜能大大提高氧的传递,否则看不到供氧上升的理由。
加消泡剂对菌体的呼吸会造成影响,如果抑制了细胞对氧的消耗,那么耗氧速率的降低会导致溶氧上升。
莫问收获 但问耕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204

回帖

29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7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15:3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楼(kingrijiu) 的帖子

5L 30L罐都有短暂升高的现象,至于原因得综合分析;中试罐、大罐的情况,由于菌体数量级的不同,检测精度等,可能导致没有这种现象。
还有,搅拌时打碎气泡,增大气液接触面积,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貌似与“起泡时,气液接触面积增大”矛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229

回帖

815

积分

★★★★

积分
815

社区居民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2-9-2 20:3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泡沫初期形成对kla影响增加,到泡沫形成一定程度kla下降,这时候do才表现出下降趋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204

回帖

29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97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22: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楼(kingrijiu) 的帖子

照这样说,起泡有利于增加溶解氧,抛开泡沫过多导致染菌,提取困难等问题,难道起泡利于发酵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发酵人社区发酵技术论坛,发酵产品,发酵工艺,发酵服务 ( 沪ICP备16030267号

GMT+8, 2025-5-10 08:01 , Processed in 0.256296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