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人社区,发酵技术论坛,发酵产品,发酵工艺,发酵服务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细履平沙

谁来说说发酵液粘度的问题

[复制链接]

2676

主题

5878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将我的知识与大家分享

Rank: 8Rank: 8

积分
12363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终身成就奖优秀斑竹奖宣传大使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4 18: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粘度的增加有可能是 “ 气溶胶 ” 现象,停留的微气泡与快速增长的菌体形成气溶胶,产生的结构性黏度严重影响发酵液的混合特性,一旦出现此现象,发酵失败。接而菌体自溶,离心样异常。
欢迎关注发酵人自己的微信号: comefajiaore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76

主题

5878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将我的知识与大家分享

Rank: 8Rank: 8

积分
12363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终身成就奖优秀斑竹奖宣传大使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4 18: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酵液是一个气、固、液的多项混合体,发生结构性突变也不是随时发生的。当气、固含量以及气、固微粒分散到一定临界值时,就发生连续的流动相和气、固分散相的突变,表现在发酵液非牛顿性的变化,显示粘度上升。
欢迎关注发酵人自己的微信号: comefajiaore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76

主题

5878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将我的知识与大家分享

Rank: 8Rank: 8

积分
12363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终身成就奖优秀斑竹奖宣传大使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4 18: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培养基配方中含蛋白质多,黏度大,容易起泡。玉米浆、蛋白胨、花生饼粉、黄豆饼粉、酵母粉、糖蜜等是发泡的主要物质。同一浓度下,起泡能力最强的是玉米浆,其次是花生饼粉,再其次是黄豆饼粉。糖类本身起泡能力较差,但在丰富培养基中高浓度的糖增加了发酵液的黏度,起稳定泡沫的作用。例如,葡萄糖在黄豆饼粉溶液中的浓度越高,起泡能力也越强。
欢迎关注发酵人自己的微信号: comefajiaore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76

主题

5878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将我的知识与大家分享

Rank: 8Rank: 8

积分
12363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终身成就奖优秀斑竹奖宣传大使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4 18: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培养基的灭菌方法、灭菌温度和时间也会改变培养基的性质,从而影响培养基的起泡能力。如糖蜜培养基的灭菌温度从110℃升高到130℃,灭菌时间为半个小时,发泡系数(qm)几乎增加一倍。据分析,这可能是由于形成了大量的蛋白黑色素和5羟甲基(呋喃醇)糠醛。

  在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的性质随菌体的代谢活动不断变化,也会影响泡沫的形成和消长。例如,霉菌在发酵过程中的液体表面性质变化直接影响泡沫的消长。在发酵初期,泡沫的高稳定性与高表观黏度和低表面张力有关。随着发酵过程中碳源、氮源的利用,以及起稳定泡沫作用的蛋白质的降解,发酵液黏度降低,表面张力上升,泡沫逐渐减少。在发酵后期菌体自溶,可溶性蛋白增加,又导致泡沫量回升
欢迎关注发酵人自己的微信号: comefajiaore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76

主题

5878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将我的知识与大家分享

Rank: 8Rank: 8

积分
12363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终身成就奖优秀斑竹奖宣传大使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4 19: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粘度过大:首先,如果发酵液过于粘稠,相应地溶氧较差,且液面翻腾性较差,造成发酵液内的二氧化碳不易释放,导致代谢偏慢。而本抗生素发酵为好氧发酵,如果溶氧偏低,导致氧气供应不足,菌丝生长代谢异常,将势必影响发酵水平。<浅谈发酵液粘度在抗生素发酵生产中的探索和应用>
欢迎关注发酵人自己的微信号: comefajiaore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76

主题

5878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将我的知识与大家分享

Rank: 8Rank: 8

积分
12363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终身成就奖优秀斑竹奖宣传大使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4 19: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一般的粘度偏大的罐,可以采取诸如以下的一些措施:
1) 适当增加流量:促进发酵液面翻腾,增加溶氧水平,促进菌丝正常生长。
2) 人为地定期加消沫剂:改变发酵液的物理状态,降低表观粘度。
3) 补一些糖浓度较低的补料:稀释发酵液,改善发酵液物理状,以提高溶氧水平。
4) 低糖控制:降低培养基糖控制浓度,稀释培养基,改善溶氧状况。
5) 其他手段。
针对一些前期异常粘度的罐,我们采取了以下一些控制方法:
1) 前期粘度过大的罐
如果不是发酵培养基过稠(一般指菌丝量偏大) 等原因造成的粘度过大的情况,我们可以采取在某一特定时间,进行一种热冲击措施,使粘度迅速降低。

引自<浅谈发酵液粘度在抗生素发酵生产中的探索和应用>
欢迎关注发酵人自己的微信号: comefajiaore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76

主题

5878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将我的知识与大家分享

Rank: 8Rank: 8

积分
12363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终身成就奖优秀斑竹奖宣传大使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4 19: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粘度过小的罐
针对一些粘度过小的罐,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控制:
首先要明确粘度过小的原因。究竟是菌丝量偏小造成的粘度过小,还是由于搅拌力度过大———剪切力过强,造成菌丝过于散、碎而导致的粘度过小。
1) 如果是能够确认是菌丝量过小造成的,哪么可以采取一些诸如补种、升温培养等措施。
2) 如果有确切理由证明是由于搅拌力度过大,剪切力过强等设备原因造成的菌丝散、碎而导致的粘度过小,哪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a.降低搅拌转速,这需要进行技术改造或增添一些设备,如变频器。
b.采取一些其他手段,补偿因搅拌力度过大、剪切力过强对菌丝的伤害。如适当降低空气流量,提高基础配方浓度,适当提高接种量等措施。
引自<浅谈发酵液粘度在抗生素发酵生产中的探索和应用>
欢迎关注发酵人自己的微信号: comefajiaore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76

主题

5878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将我的知识与大家分享

Rank: 8Rank: 8

积分
12363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终身成就奖优秀斑竹奖宣传大使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4 19: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献中显示:生产中聚谷氨酸的发酵液非常黏稠(粘度达1.71Pa.s),这使除菌体提取聚谷氨酸非常困难。通过加酸或碱调节发酵液pH<5或pH>8可明显降低发酵液的粘度(其中pH3.5时粘度仅为pH6.5时的1/50左右)。虽然pH影响粘度,但是发酵过程中的pH却不能随意改变。
欢迎关注发酵人自己的微信号: comefajiaore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76

主题

5878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将我的知识与大家分享

Rank: 8Rank: 8

积分
12363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终身成就奖优秀斑竹奖宣传大使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5 10: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前面几楼的文献引用,是否发现粘度是一个综合参数,与菌体浓度、通气、搅拌、初始培养基组成、代谢过程、补料品种、产物等因素有关系。但是因果关系如何呢?
要研究这一问题,我们须将发酵液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纯菌体,一部分是培养基。可以通过离心的办法将固体与液体分离。这样我们就会有两条曲线:新取的发酵液的粘度变化曲线,菌体的PMV曲线和上清液的粘度曲线。
一般情况下,第1条粘度的变化曲线与PMV是正相关的,说明粘度变化与PMV有直接关系,或者说PMV是影响粘度的主要原因。第2条粘度曲线可能代表的意义更多。
关于第2条曲线,受培养基中成分影响,比如糖含量,受菌体代谢物影响,如产生夹膜类物质。这个试验文献上没见报导,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研究研究。
这几条曲线都是离线检测的,所以无法知道气泡分布对粘度的影响,或者说粘度对气体分布的影响。当粘度上升后,气泡也不容易从液体中逃溢,所以在液体中停留时间会变长,所以粘度会影响溶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更容易引起逃液。当空气流量稳定的时候,可以通过搅拌电机实时功率的变化来衡量在线的粘度变化。
研究粘度是为了使它能够成为研发研发的一个有价值的参数,而不能脱离 "群众"单独的进行分析。因为粘度的影响因素很多,而且还不知道这一参数值不值的来控制。所以首先要建立粘度与发酵结果的对应关系。如果存在因果关系,我们就要研究控制它的方法
欢迎关注发酵人自己的微信号: comefajiaore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76

主题

5878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将我的知识与大家分享

Rank: 8Rank: 8

积分
12363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终身成就奖优秀斑竹奖宣传大使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5 10: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1、粘度与逃液没有对应关系
2、粘度与发酵产量没有对应关系
3、目前发酵控制很好,不需要再增加参数。
如果是上述情况,我们就没有必要增加这个参数,因为增加一个参数后,工作量和分析能力也要相应的提高。
欢迎关注发酵人自己的微信号: comefajiaore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发酵人社区发酵技术论坛,发酵产品,发酵工艺,发酵服务 ( 沪ICP备16030267号

GMT+8, 2025-5-2 12:36 , Processed in 0.439088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