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人社区,发酵技术论坛,发酵产品,发酵工艺,发酵服务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华安

怎样选择合适的接种量?

[复制链接]

1

主题

9

回帖

18

积分

新会员

积分
18
QQ
发表于 2008-5-8 12: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1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4

回帖

33

积分

积分
33
发表于 2008-5-15 10: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接种量最好做实验确定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1

回帖

82

积分

★★

积分
82
发表于 2008-7-6 10: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我们的经验,你们两个种子罐接种量肯定是大了,而你们发酵罐的底料不改变,营养成分就会相对不足,菌种数量多,但“个头”长不大后期衰老快,产量也就不理想,建议多做几轮对比实验,找个最佳接种比例。
请多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67

回帖

118

积分

准☆☆☆

积分
118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8-7-7 12: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种量的多少是有经验值,但还和工艺本身有很大关系。
想法:
   1  前期生长迅速,进入次级代谢时间短
    2  后期维持好,单位涨幅达
  3  不要顾此失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2

回帖

56

积分

准☆☆

积分
56
发表于 2008-7-8 13: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接种量的多少是根据你需要的产品产率来算的,比如我现在做的一种酶,在菌种生长最好的接种量时其酶的活性和产率都不是最高的,相反,接种量比较低时,则该酶的产率相对要高些,我想可能是因为菌种生长环境对于其分泌的代谢产物有一定的诱导作用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

回帖

36

积分

积分
36
发表于 2008-7-8 14: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就一个品种而言:接种量也是不断变化的,因为我们不同时期发酵受许多条件影响(例如原材料质量、空气湿度、不同设备等条件)。不能随意的定一个接种量,要经过试验确定一个范围。另外我个人认为霉菌的接种量应该在20%-40%均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656

回帖

66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64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8-7-24 11: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9楼荆棘鸟于2006-10-18 15:45发表的  :
接种量的大小决定于生产菌种在发酵罐中生长繁殖的速度.采用较大的接种量可以缩短发酵罐中菌丝繁殖到达高峰的时间,是产物的形成提前到来.这是由于种子量越多,同时种子液中含有大量体外水解酶类,有利于对基质的利用,并且产生菌迅速被占据了整个培养环境,则可以减少杂菌生长的机会.但是 接种量过大,往往菌丝生长过快影响产物合成   接种量过少除了引起发酵周期延长外 ,还会引起其他不正常情况出现.产量降低等.

还是觉得 接种量要根据各个公司自己菌中的特点 多做试验  决定一个合适的接种量

这个帖子说的好!
共同学习  共同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6

回帖

24

积分

新会员

积分
24
发表于 2008-9-11 20:3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7

回帖

45

积分

积分
45
发表于 2008-9-19 17: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谢谢,今天收获真不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3

主题

195

回帖

1580

积分

★★★★

积分
1580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08-9-22 16: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种量需要根据多种因素灵活变通,可以从很多方面进行解释,比如培养基配比,菌体代谢等。在生产中同样的发酵产品,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接种量。当然这是在有大量数据做基础之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发酵人社区发酵技术论坛,发酵产品,发酵工艺,发酵服务 ( 沪ICP备16030267号

GMT+8, 2025-5-1 12:03 , Processed in 0.210314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