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人社区,发酵技术论坛,发酵产品,发酵工艺,发酵服务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细履平沙

当发酵罐的发酵单位比摇瓶还低,你会认为是什么原因,你会

[复制链接]

1

主题

78

回帖

153

积分

准☆☆☆

积分
153

社区居民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07-8-12 16: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培养基需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48

主题

242

回帖

9756

积分

★★★★

积分
9756

终身成就奖

QQ
发表于 2007-8-12 17:46: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典型的放大问题啊
不过,放大过程中产生的原因很多的,设备,OD,罐压,剪切力,培养基等等
干一行爱一行 爱一行专一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97

回帖

236

积分

★★★

积分
236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7-8-12 20:47: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首先谈一下六楼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六楼的问题虽然值得一试,但不一定有结果。我在这方面有点经验。经验的得到是源于考察无菌问题。为了证明发酵的无菌,取灭菌后接种前的发酵培养基用摇瓶接种培养,结果很不如意。道理其实很简单,摇瓶发酵和大罐发酵其实区别很大。比如,将大罐配方用摇瓶培养结果一塌糊涂,而去掉配方中的硫酸铵,结果还可以,屡试不爽。
    去年,做过一个品种的中试,和摇瓶发酵差不多,一直放大到1000L还没问题,一到18吨罐以上就水平上不去。很是郁闷!
    当然,不能完全排除摇瓶发酵和大罐发酵有可能一致的情况。这就要看运气了。
二、回到楼主的问题。
    按照六楼的做法我认为有可能会有好结果,但几率不高。很多朋友都提到了,影响因素很多,设备、DO、剪切力、产物积累等等。按照生化的观点,应该找限制因素。一般来说,最可能成为限制因素的是DO和剪切力。
    看花容易绣花难。楼主的问题其实我也碰到了,而且也没有完全解决。在此说两句,仅供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48

主题

242

回帖

9756

积分

★★★★

积分
9756

终身成就奖

QQ
发表于 2007-8-12 21:5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荐一本书《多尺度》
干一行爱一行 爱一行专一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256

回帖

497

积分

准☆☆☆☆

积分
497
发表于 2007-8-13 12: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1) Do you have statistic data to say shake flask is really better?
(2)  Do you know the kinetics of the product in the shake flask and tank?
(3) How does the kinetics relate to the growth profile?
(4) Any idea for the regulation of the product productio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76

主题

5878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将我的知识与大家分享

Rank: 8Rank: 8

积分
12363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终身成就奖优秀斑竹奖宣传大使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12: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1,是的,我们进行过统计,在很长一段时间,摇瓶单位高,但是之前,发酵瓶单位与摇瓶没有显著差异。
2.当然,摇瓶与发酵罐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剪切力影响可能最大,这一方面的实验正在进行。
第3个问题还没有考虑。
第四个问题,我们已经做过一些的工作。只是施加影响后,波动大些。
欢迎关注发酵人自己的微信号: comefajiaore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48

主题

242

回帖

9756

积分

★★★★

积分
9756

终身成就奖

QQ
发表于 2007-8-13 20: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期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摇瓶培养的时候,里面的温度和罐上温度是否能一致
罐上温度探头显示的温度是否与实际料液的温度一致
反正我检测了几批,有些差别
由此我们是否可以类推到其他的方面,比如OD,压力等等
沙老大,你在放大的时候是以什么做为标准的,基质浓度?几何比例?物理比例?
干一行爱一行 爱一行专一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5

回帖

128

积分

准☆☆☆

积分
128
发表于 2007-8-13 20: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酵罐比摇瓶低,这具体是什么时候呢。你比较的时间是不是太早了。我觉得应该先确定摇瓶发酵罐中生长曲线进入各个时期的时间。有可能发酵罐中接种量比较小,延滞期比较长的原因。还有,你的发酵单位是什么,要是次级代谢产物就更应该在平台期观察了,48小时比较看看呢。个人认为发酵罐肯定优于摇瓶。发酵罐的溶氧比较高,罐压也比较高,ph、温度都更加稳定,条件合适的话肯定由于摇瓶的。不知道你们的发酵罐搅拌多少,转速太大剪切力也大有可能影响细胞生长。建议:1,降低搅拌转速,适当提高罐压。(是否剪切力)2,接种量提高一倍。and取灭完的发酵罐液移入摇瓶,降低摇瓶接种量。(对比是否延滞期太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5

回帖

128

积分

准☆☆☆

积分
128
发表于 2007-8-13 20: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取接完种的发酵液移入摇瓶对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101

回帖

273

积分

★★★

积分
273
发表于 2007-8-13 22:41: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一步步的将原因集中到了接种量.
很想知道他是如何一步步的将原因集中到了接种量,呵呵......能告诉个过程明细吗?越详细帮到的人越多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发酵人社区发酵技术论坛,发酵产品,发酵工艺,发酵服务 ( 沪ICP备16030267号

GMT+8, 2025-5-9 08:35 , Processed in 0.302085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