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人社区,发酵技术论坛,发酵产品,发酵工艺,发酵服务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细履平沙

【加密1】【原创】【讨论】发酵过程中的失误

[复制链接]

4

主题

30

回帖

58

积分

准☆☆

积分
58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7-10-17 16: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就是发酵操作工,俗话说看罐的,而且而且生产挺落伍的,还全是手动加消泡剂。
一天上夜班,上班前玩了半宿没睡。看罐时困啊,但是心里不段的告诉自己不能睡啊......在车间里走了无数圈就是为了精神一点...还是困,坚持住,还是困,睡过去了,惊醒,顶罐了...看看表自己睡了不到十分钟
第三天,得到消息,那罐染菌了。
只想说,看罐时责任心太重要了! 倒班时不能睡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30

回帖

58

积分

准☆☆

积分
58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7-10-17 16: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说个我看到的。一次发酵罐实消毒过程中,温度达到100多度,压力开始上升,这才发现,微量元素没投。

于是,降低温度,开开盖子重新投。结果此罐批消后体积较正常高,产量低。

所以,盖盖前先要仔细核对投料情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5

主题

1097

回帖

3438

积分

★★★★

发酵七年止痒呀

积分
3438

社区居民终身成就奖

QQ
发表于 2007-11-9 20: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1、前几天我们的一个消毒工,在60T大罐消毒结束后,对与我们的氨系统阀门开错了(我们的氨系统一般是保压的)结果消毒结束后,整罐的PH又原来消后正常的5.80一直漂到了8.50;培养基有20T,我们采取措施加入一定量的酸进行重消,结果消后的PH也有8.0;最后该罐只能 倒罐了。损失很大;
2、还有一次,我们消毒工60T消毒结束之后,把补料的手动阀门忘记关了,结果可想而知。很多的葡萄糖(补料采用的碳源)流入罐内,还好及时发现,不然20T整罐的葡萄糖就要流入罐内,那就惨了。
3、还有一次一个消毒工放罐的时候,排污的阀门忘记罐了,结果很多料液都到排污水道了,还好及时发现,约有5T的料液跑掉,不然50T的料液就全完了。
4、还有一个消毒工,试压结束后,当时罐压还没有完全卸压到0,还有0.02~0.03Mpa的罐压,结果这个消毒工就去打开罐子。我们的罐为10T小罐;结果他被打蒙到水泥地上,还好不是头着地,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5、我们60T的大罐,有一批单位非常低,查原因一切都很正常,最后找到是由于配料工有一种原材料忘记添加(我们做的是基因工程菌)抗生素没有添加导致单位不增长,只长菌丝不长单位。
所以,在做发酵这个行业没有什么的所谓小事,对待发酵的任何事情都要认真,都要一丝不苟,不能抱有任何侥幸心理。细菌这个东西不能敷衍,要认真对待;只有我们认真对待他之后,才有可能按照我们的思路去生长,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这是我做了三年多车间发酵之后的感想。希望大家多交流学习。
3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5

主题

64

回帖

1251

积分

★★★★

积分
1251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07-11-10 11: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不少,多谢!
1.记得在学校实验室时,一个同学将塑料管放在烧杯里水浴保温,中午吃饭去的时候,忘记了关了。最后水全部干了,管子全部穿了,烧杯也破了,被老板痛骂。
2.一次罐子灭菌时(小型自己改装的),放蒸汽的阀门没打开,结果中午大家休息时,突然之间一声巨响,吓了一大跳,跑过去一看,放蒸汽的阀门被冲开了,整个房间都浓烟滚滚。。当时在想幸好还没爆炸!!

实验、实验,其实就是需要细心,用心,专心。。。
不管是生产还是纯科研,不细心是发现不了问题的,不用心是会经常出现问题的,不专心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108

回帖

308

积分

准☆☆☆☆

积分
308

社区居民终身成就奖

QQ
发表于 2007-11-11 21: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梅特勒PH电极使用要求,原则上护套内的压力应比反应器内压力高1.5Bar以上。一天发酵罐在运行中我发现压力非常地,我就用专用气筒充气,结果发酵罐12小时后发现染菌,事后通过查找发现PH电极漏气点在探头头部,发酵过程进行充气,实际上是把空气直接压到了发酵罐内!
    经验:没有弄清探头的具体漏气原因,不能盲目充气!教训深刻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39

回帖

82

积分

★★

积分
82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7-11-12 19:4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读了各位经验教训和我个人的经验教训,我认为发生的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下面几点:
1、责任心不强。没有重视正在进行的工作
2、不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也可能单位没制定规范的操作规程或没对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
3、没有监督或复核程序
4、操作前没有操作指令、操作过程没及时填写操作记录
5、总之发生问题主要还是制度不键全、或制度执行不力、培训和监督不到位。(说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33

回帖

89

积分

★★

积分
89

社区居民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07-12-20 20:4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车间发酵罐当时负压造成罐体内陷,太可怕了,不好修啊,我该咋办,求救
厂家说不好修,能有好的复原方法吗,
教训:消毒后严禁负压,严禁脱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84

回帖

128

积分

准☆☆☆

积分
128
QQ
发表于 2008-1-8 16: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次,2t罐校好电极后,只是插在罐上没拧紧,有急事没等交代别人就走了,
结果,没等我回来,他们就提前配料了,在灭菌后,通入空气时,电极蹦出来,一顿多的料全跑了
真是险呀
造成结果真是太大了
雁过留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5

主题

1097

回帖

3438

积分

★★★★

发酵七年止痒呀

积分
3438

社区居民终身成就奖

QQ
发表于 2008-1-8 23: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疑问;在灭菌的过程中蒸汽比较压力高,怎么没有蹦出来呢?
3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回帖

10

积分

新会员

积分
10
发表于 2008-2-19 10: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1,带实习生,实习生把添加剂混投到葡萄糖里面了,葡萄糖灭完菌才发现,结果2样全部报销;
2,本想用铁棍加速搅拌,结果手滑棍掉进配料罐内;
3,同时消毒2个糖罐,一个多灭了5min,一个少灭了5min;
4,循环水和排污阀同事开着,等等。
原来我在生产上带过一段时间,现在在实验室工作。
虽然没有避免犯错,但我感觉,实验室中所犯错误的后果,要远远小于生产上的,尤其时安全方面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发酵人社区发酵技术论坛,发酵产品,发酵工艺,发酵服务 ( 沪ICP备16030267号

GMT+8, 2025-5-9 10:11 , Processed in 0.375651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