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人社区,发酵技术论坛,发酵产品,发酵工艺,发酵服务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细履平沙

解决发酵过程泡沫大的方案

[复制链接]

38

主题

108

回帖

308

积分

准☆☆☆☆

积分
308

社区居民终身成就奖

QQ
发表于 2010-8-10 21: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泡沫异常处理操作
发酵过程起泡沫时处理操作
巡检过程发现有泡沫生长趋势时,应增加巡检力度,密切关注泡沫变化趋势。
泡沫上升较快或存在顶罐逃液隐患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首先逐渐下调通风量至工艺下限;效果不明显后再逐渐提高罐压到工艺上限;泡沫继续上升或不可控及时停搅拌;进行以上操作仍不能有效消减泡沫时,补加泡敌消泡。
泡沫大时搅拌启动操作(即:“减流提压开搅拌法”):
发酵过程或接种后泡沫大时为了减少搅拌启动导致泡沫失控的情况发生,可以采用“减流提压开搅拌”的控制方法进行搅拌启动操作;
观察泡沫形态及大小情况,如泡沫较大采用“减流提压开搅拌法”。
首先与空压工段员工进行沟通,通报操作概况。
把启动搅拌罐罐压调整到工艺上限,通气量调整到20%。
待泡沫稳定后,通知配电启动搅拌。
启动搅拌后,如泡沫稳定可控,逐渐增加流量到正常工艺,增加方法视情况参照“单阀门锯齿压流量增加法”。
如泡沫不可控,立即停止搅拌,恢复原控制方案;然后待稳定2小时后(如有工艺通知随时按通知周期时间启动),重新按照上述操作进行启动试验,如连续进行3次启动试验仍不能正常启动的,如没有特殊操作通知,试验周期调整为每8小时进行一次,直到放罐。
泡沫大时通气量增加操作(即:“单阀门锯齿压流量增加法”):
    发酵过程泡沫大,通风量没有达到工艺要求需增加流量时,或工艺周期要求需增加流量时,操作要求如下:
观察泡沫形态及大小情况,如泡沫较大不能直接加气时采用“单阀门锯齿压流量增加法”增加通风量。
首先只通过调节进气阀把罐压升高到工艺上限,流量随之适当上升。
通过试镜观察罐内情况,待泡沫稳定一段时间后,再通过调节排气阀把罐压降低到工艺下限,在此操作过程中流量随之继续适当上升。
继续通过试镜观察待泡沫稳定一段时间后,重复4.4.3.2.2、4.4.3.2.3步操作直到通风量正常。
调控操作要谨慎,阀门调节要缓慢,流量增加稳定观察过程中及时巡检,如调控过程中出现逃液现象,及时进行流量下调,并把罐压提高到工艺上限,防止泡沫失去控制。
如车间根据发酵情况决定可以在少量逃液情况下进行流量增加控制,以上调控时泡沫判断标准可以适当放宽。
泡沫大时补料,相邻罐放罐、空压负荷增加、空压机切换等空压波动情况时操作:
    泡沫大时进行补料,可能会由于新补入的物料对泡沫起到稳定或促进作用而致使泡沫变大失控;同样泡沫大时出现由于相邻罐放罐、空压工段调整负荷、切换空压机等空压大幅度波动情况时也会诱导泡沫变大失控;避免补料或空压波动致使泡沫失控的操作如下:
对泡沫大罐进行认真观察总结,根据变化规律和泡沫特性评估泡沫失控隐患程度;
如存在失控可能,在进行补糖或空压波动前,适当提高罐压(补料时除外)到工艺上限和适当降低通风量。
补料结束或空压稳定后,逐渐恢复罐压和通风量到工艺规定参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0

回帖

41

积分

积分
41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10-8-17 23: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在生产中消泡电极的应用时不现实的,就算是小试罐上消泡电极联动也颇为不妥,因为菌体对消泡剂的耐受都有一个限度。如果出现泡沫难以控制的话,我认为应该从根本上来解决,也就是培养基配方的更改,另外应根据不同的泡沫特征来调节控制条件,一般来说,泡沫较为粗大,此时应该降低搅拌,降低罐压,适当增大空气流量,把培养体系中的CO2吹出来,而不是相反的操作(相信大部分会采用相反的操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主题

555

回帖

912

积分

★★★★

积分
912

社区居民终身成就奖

QQ
发表于 2010-11-23 23: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沫子大是氮源造成的,合理选取氮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8

回帖

82

积分

★★

积分
82
发表于 2010-12-10 13: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是采取发酵过程补加一定的消泡剂完成的,10%-15%浓度的消泡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0

回帖

37

积分

积分
37
发表于 2010-12-30 09: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氧化碳的溶解度远大于氧气的,增加罐压,更容易造成二氧化碳的溶解量增大,不利于发酵。
应该从通气量,搅拌等方面考虑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417

回帖

1733

积分

★★★★

积分
1733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1-2-10 18: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一段时间我们项目遇到一种情况,就是我们灭菌时突然出现大量泡沫,导致多批物料因为灭菌不彻底而染菌。因为我们的工艺已经比较成熟,这种情况的突然出现,搞得我们有点措手不及。后来经过多方排查,终于确定起泡的原因,是由酵母粉引起的。因为我们的酵母粉虽然厂家没有变,但是批号不同,新领的这批产品明显和以前用的,无论是色泽还是颗粒上都有差异。而且当时我们同公司的另一项目也是用的同一公司的酵母浸膏也出现质量问题,导致发酵没有产品。更证实了我们的分析,就是因为酵母粉引起的。后来我们再灭菌的时候,都换上经验丰富的老手,小心翼翼的一点点升温,一点都不敢放松,真可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04

回帖

126

积分

准☆☆☆

积分
126
发表于 2011-2-10 22: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是靠消膜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6

回帖

203

积分

★★★

积分
203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1-2-23 14: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基础物料的性质,分别采用单一消沫剂和混合消沫剂进行消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417

回帖

1733

积分

★★★★

积分
1733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11-4-1 18:3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关键的一点还是从原材料上入手,不但要尽量使用泡沫少的原料,而且还要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

回帖

47

积分

积分
47
发表于 2011-4-3 12:5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发酵人社区发酵技术论坛,发酵产品,发酵工艺,发酵服务 ( 沪ICP备16030267号

GMT+8, 2025-5-9 21:06 , Processed in 0.199102 second(s), 12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