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人社区,发酵技术论坛,发酵产品,发酵工艺,发酵服务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细履平沙

谈谈自己在从事一年发酵车间工艺员的心得

[复制链接]

3

主题

14

回帖

33

积分

积分
33
发表于 2008-5-8 13: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郁闷,经验少,看不到前辈指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回帖

9

积分

新会员

积分
9
发表于 2008-5-11 15: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初来乍到,今天偶遇此论坛,进来一看,大开眼界。各位都是在发酵一线的专家,学习到了很多的东西。本人一直在实验室里从事一些微生物基础研究,对工艺放大的发酵很有兴趣,希望得到大家的指导。现在比较前沿的基因工程,宏基因组,核糖体工程等生物技术对微生物的研究提供了比较好的思路,已有工程菌株得到了工业应用。目前在国内上海医工院,四川、福建抗菌素研究所,山东大学等单位实力很强。可是目前摆在大家面前的问题(个人观点):微生物本身的遗传背景,工程菌株的稳定性,发酵工艺的控制等难于得到理性分析与控制。在工业放大级的发酵中,种子、培养基、温度、通气与搅拌、泡沫、染菌控制等各个环节都可能出现问题,怎样去把这些环节中的影响上升到数据的高度是个学术难点。我没有呆过工厂,不知道各位发酵的时候出现过偶尔目标产物很少或者甚至没有的情况?这种情况时候一般会怎样去处理。在实验室,经常会遇到此类情况,如第一次发酵中出现的次级代谢产物再发酵一次就没有了或者以后的发酵过程中永远消失了。
    很遗憾,初次来,没有资格看见楼主的精华部分。谢谢!
文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3

回帖

40

积分

积分
40
发表于 2008-5-24 18: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俺是新手 看不到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3

回帖

16

积分

新会员

积分
16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8-5-27 19: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酵看似简单,实际上里面的学问大了,经验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3

回帖

16

积分

新会员

积分
16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8-5-27 19: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谈谈自己在从事一

年发酵车间工艺员的心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35

回帖

90

积分

★★

积分
90
发表于 2008-5-28 22:5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9

回帖

87

积分

★★

积分
87
发表于 2008-6-1 14: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接触发酵时间不长,很多东西难以把握,但我感觉两点很重要,一是多学习,二是要多思考,思路开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

回帖

64

积分

准☆☆

积分
64
QQ
发表于 2008-6-21 16: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0楼细履平沙2006-08-25 09:07发表的“谈谈自己在从事一年发酵车间工艺员的心得”:
[fly]谈谈自己在从事一年发酵车间工艺员的心得(1)[/fly]
浏览此贴需要威望

你的工作性质和我差不多呢,我那是做红霉素的。不知道你是做什么的?
曾做抗生素现做乳酸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

回帖

64

积分

准☆☆

积分
64
QQ
发表于 2008-6-21 18: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谈谈自己从事发酵工艺员的一些经历吧:
    2005年3月进公司实习,当时所在的部门是研究所发酵实验室,所做的主要工作是红霉素工艺改进,所接触的发酵罐有50L和500L两种,都配有华东理工大学尾气分析软件,应该说硬件配置还是相当不错的。
    进实验室挂着技术员的身份,先跟着师傅熟悉发酵的基本流程:配料-灭菌-看罐-实验总结。
    当时刚接触发酵(我学的是生物工程),写实验总结的时候是无处下手,看师傅的总结,业余查文献学习理论知识,那时就感觉自己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2006年3月份,在中试呆了一年后,工作调动就把我调到车间去了。先是花一个月时间走了一遍灭菌-看罐-霉菌,最后才进入工艺室。个人觉得在灭菌呆的时间太少了,对管道、阀门熟悉程度不够。
    就这样过了一个月以后我就又被调到新建成的车间去做工艺员了,去车间主要协助车间安装调试,对操作工安装阀门进行把关,实际上我们懂懂得还没有操作班长多。然后就进行发酵罐的无菌试验,然后开始正常生产。
    在这期间的感受有很多,由于自己经验不足,也有过几次较大的失误。一次是发酵前期液面起泡末,当时是夜班,对于这个情况看罐人员也是缺少经验,在逃液的开始的时候就没发觉,等发现的时候已经跑了有将近10m3,最后只有关掉进排气,当然这一罐批生产也就完完了。为此我被扣了10分,后来调查原因是噬菌体造成的,当然我作为发酵车间当时的最高领导是有很大责任的。其实染噬菌体的时候还是有一些征兆的,DO急剧上升,黏度迅速下降,菌体大量断碎,液面泡末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工艺员要多巡检,能及早判断异常情况,而我当时在这方面明显缺乏。
    这次的教训很深刻,也让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兢兢业业,更加细心去做好每件事。
    就这样工作到2008年三月份我辞职。
    在这三年里我有如下感受:发酵不仅是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发酵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影响水平和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但菌种起着决定性地作用。发酵水平既出现时段性的波动,也会在某个单罐批之间出现水平波动。而这些影响因素是很多的,包括原材料产地、批次,配料的消后指标、仪表偏差(空气流量计、pH计、黏度计、温度计、称重传感器)、是否染菌等。外在表象比较多,而其发酵的内在生化反应也是比较复杂的,最这些基本原来作为本科生的我在学校也是没有学好的,然后那套尾气分析仪像我们工艺员也分析的比较少,不是我们不愿意分析,而是水平有限,虽然张嗣良也去培训过几次,但每次时间都很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中试放大的问题,在我们厂好象很难放大,难度主要体现在生产上管道的复杂性及设备的差异性上。在我们厂后来就干脆在生产上拿出个别罐批做实验。
    做好发酵工艺员我觉得有几个关键点:
一、控制好种子质量标准,包括移前、消后指标的关注,镜检情况;
二、发酵前期控制情况,包括pH、DO、菌浓、菌体生长情况;
三、多巡检,多看液面;
四、多总结分析尤其是数据报表;
五、管理好自己的团队,尤其是他们的细心程度、工作认真负责态度。
    以上就简单地谈了些个人的看法,希望大家多交流(QQ:281911306)
曾做抗生素现做乳酸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9

回帖

31

积分

积分
31

终身成就奖

发表于 2008-6-24 11: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当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发酵人社区发酵技术论坛,发酵产品,发酵工艺,发酵服务 ( 沪ICP备16030267号

GMT+8, 2025-5-1 01:03 , Processed in 0.182458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