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jingyang
发表于 2009-5-6 09:30:30
对数末期,通过做生长曲线来确定这个时间点,通常是一个时间范围
同时观察、测定其他参数,包括菌体形态、pH、生物量等,根据菌种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综合考虑
工艺成熟后看培养时间就行
jackieye123
发表于 2009-5-6 11:20:49
纵观楼上的所有论点,我觉得大家发表的看法,学术的居多,实际应用的偏少。在生产实际中最讲究的还是移种时机的判断,准确及时的移种才是最重要的。当种子长到对数生长期的中后期的时候发酵液中的变化是很快的(菌浓,DO,代谢途径的转变等等),如果对移种时机的判断时间较长的话,无疑是会对生产产生比较大的影响的。所以说,简单、有效、快捷的判断方法对发酵的移种才是最好的。镜检是所有的发酵移种前必不可少的一环,除了看是否有杂菌之外,看看菌种的生长形态做一下辅助判断还是可以的。关键的还是菌浓(当发酵液中不容物较多的时候测得是浑浊度,最好扫一下波长,有的时候菌体溶液和实际发酵液最适波长不一样)、DO、pH、残糖等等与时间的曲线,对这些曲线单独分析,关联分析,并根据这些曲线做出对下一步的预测(比如说根据这一时刻的OD就可以知道后半个小时的OD应该是多少),这样才能更快的做出移种时机的判断。
zxx5389236
发表于 2009-5-11 09:23:12
一般移种时间多为对数生长期的中后期,我们做的是霉菌,移种的参考因素主要是菌浓、pH。八小时测一次菌浓,根据体积比来判断菌体生长状况;pH在菌浓快速增长的阶段快速下降,达到一个最低点之后开始回升,当pH回升到一定数值,且通过镜检确定种子液没有杂菌,测定残糖,氨氮含量和化学效价之后,开始移种。
fudantb
发表于 2009-5-11 12:51:22
学习!
新颖200308
发表于 2009-6-9 22:00:53
如果不是细菌,而是霉菌呢?菌浓根本无法准确测量~~现有的离心法测,菌浓上升后还会下降,然后上升,波动很大~~至今没清楚什么原因。用od值应该更没法测~~~
y190227240
发表于 2009-10-7 20:26:14
又学到新知识了!谢谢
llg831217
发表于 2009-10-17 22:18:25
呵呵 大家真的很是厉害啊
我们主要时根据PH变化,在周期左右,其降到一个稳定值的时候,在保证不染菌的情况下可以移种
即使是菌浓达不到一个特定的参数要求,也不能让菌种自溶啊
ljty
发表于 2009-10-18 09:09:01
下次提问,请把生产用得菌种和产品也说明,大家分析的不尽相同,原因就在这了。这些答案你基本没用。
xiaogangzhu
发表于 2009-10-19 10:30:13
三个重要指标: 菌体量(OD可以反映)、平板染菌与否,镜检菌体形态。
xuelanyu
发表于 2009-10-28 21:35:23
测量OD值,看菌体浓度,镜检,看菌体形态是否正常,还要参考残糖含量和pH,保障菌体正常生长所需条件。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