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谈一谈染菌的菌型和所染菌的来源
1我先来一个球菌:一般最适生长温度30摄氏度,最适pH5.0-7.0,致死温度0-60摄氏度,致死时间5-10分钟。
因其不耐热,我所接触到的染球菌的情况:
1种子带菌;
2小罐接种过程中人员操作不当或环境较差;
3靠罐阀门泄露,罐体泄露;
4过滤器出现问题
5补入料因上述原因染菌
欢迎大家补充!
不知怎么回事,照片传上去都不清晰,下次再试试 还有一种情况是发酵罐的冷却管或夹套渗漏.我们遇到过这个问题,消后无杂菌,种子无杂菌,移后十来个小时开始出现球菌。刚开始谁也没有想到会是盘管出问题。但是我们分析:由于球菌不耐热,肯定不是消毒的原因。设备和管道无死角和漏点。因此我们就怀疑培养的时候,冷却盘管漏水,所以把球菌带入了发酵液中。后经过检查,的确在盘管出口处,有一个很小的漏点。 补充一下我的经历:还有一种可能是管道消毒降温后,在接种前有一段时间管道内无压力或成负压,造成染菌。 引用第2楼jcl1107于2007-05-12 11:34发表的“”:
补充一下我的经历:还有一种可能是管道消毒降温后,在接种前有一段时间管道内无压力或成负压,造成染菌。
能说一说具体情况吗,管道是接种管道吗,接种管道接种前应该是保压的啊? QUOTE:
“……在接种前有一段时间管道内无压力或成负压,造成染菌。”是不是指接种时的操作?在跌零前应该用火圈保护的呀 移种管道消好后,同时开始移种,先打开通向被接种罐的移种阀门,使用移种管道的蒸汽进入该罐,并先让培养基进入种子罐,冷却管道,防止种子烫伤.因此不会出现无压力和负压的情况. 搂住的染色法是怎样的?请详细说明。谢谢
我们培养链球菌,这边的人以前取液体直接看(400倍),我却怎么也看不到啊,我用G+染色却染得很浓。谁还有更好的法子,请赐教!! 1把干净的载玻片标明被涂样的罐号,用75%的酒精棉球擦净。
2在操作台上取被检肉汤和斜面,用吸管均匀的对号涂在载玻片上。
3将涂好的载玻片用电炉稍微加热固定,然后用1%的美兰染色3分钟以上。用水把多余的染色剂缓慢冲去,然后烘干待检。
4显微镜是1500倍的。
还有疑问吗,你们的放大倍数小点了。看不清。涂片时涂薄点。 有没补充下染大肠杆菌的具体情况? 谢谢楼主。受教了